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冠农股份两年前神话破灭 机构煽动套牢自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9-11-22 16:10:47


  相比之下,借道申万席位在2007年第二季度就买入200万股的BNP PARIBAS没有能够熬到最终的疯狂,而是在当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小有斩获后离场。 

  高位接棒者 

  并非所有的机构都能够分享这场钾肥“泡泡”的盛宴,在不少机构获利离场的同时,一些机构高位接棒最终不得不面临忍痛割肉的局面。 

  以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混合型基金为例,在2008年1-5月份高位建仓约200万股之后,该基金还在6月4日以58元的价格认购了120万股定向增发股份,在三季度小幅增仓之后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截至2008年9月末依然持有392.32万股冠农股份,直到至去年10冠农股份股价从70元的平台上下跌至谷底后才开始小幅建仓,其中去年第4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陆续坚持90万股和100万股,而后在第2季度除权前后小幅增仓。 

  如此看来,无论是增发股份,还是二级市场的筹码,工银瑞信精选平衡基金都损失惨重,截至今年9月底,该基金依然持有冠农股份386.61万股。 

  相比之下,同样隶属于工银瑞信的另一只核心价值基金的操作思路则明晰得多,该基金在去年2007年第4季度建仓之后在此后拉升中就获益出局,直至今年3月股市走稳以后重新在第2季度杀入573.32万股,并在第三季度小幅减仓至480万股。 

  除此此外,在这轮冠农股价的厮杀之中,南方系基金参加战团的7只基金同样表现各异。 

  其实,早在申购参与定向增发的股份之前,南方系基金已就在二级市场上参与冠农股份的交易,其中南方高增(净值,档案,基金吧)长股票型基金早在2008年第1季度买入后获益卖出;而南方稳健(净值,档案,基金吧)基金和南方稳健(净值,档案,基金吧)二号则在2008年4、5月份分别买入312万万股和343万股,直至7月份冠农股价开始下跌之后才割肉抛出;同期建仓的南方隆元产业基金和开元基金所持有的合约300万股则等到今年第一季度才最终脱手。另一只南方系基金南方绩优(净值,档案,基金吧)成长和南方成分精选由于在股价下跌过程中或下跌之后选择建仓,因此最终离场小有斩获。 

  仔细算来,在过去的两年之中染指冠农股份的远远不止上述这些机构,例如获配200万股增发股份的华夏基金下属9只基金参与了冠农二级市场交易,不过总体来看获益并不多;其中一方面缘于200万股限售股深陷其中,另一方面虽然建仓较早,但最终错失最佳出货良机影响最终收益。另一家近一两年操作较为凶悍的海富通虽然出动旗下6只基金,但终因高位接盘未能如愿获利离场。 

  可以说,在冠农一役中,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和券商等机构各有盈亏,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参与其中的几家私募和一些“知情人士”获利匪浅。 

  毕竟,在冠农股份从2007年12月开始拉升至2008年7月下跌前的8个月内,上证指数从5500点的高位一路跌至2750点,跌幅正好50%。 

  然而,8月之后的2个多月之中冠农股份一举跌去了超过2/3的市值,其下跌速度和幅度却丝毫不比其他股票逊色。 

  最终高位接棒的除了一些“心甘情愿”的机构之外,更多的是依靠听点消息,炒点小股,赚点小钱的散户们。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完成股价拉升之后的2008年7月8日,超大账户(模糊认定为机构)持股约为65.6%,而散户和中户持股比例分别为9.7%和9.9%;而在股价经过暴跌之后的9月3日,超大账户持股比例下降为60.9%,散户和中户比例上升为11.3%和10.8%。
作者:  责任编辑:金色年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