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近年来,金融风险在不">

黄益平解读为何金融风险频冒头:钱太多 无处可投

2017年05月21日 13:37:34  来源:金融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近年来,金融风险在不同领域间游走,比如股市的繁荣与动荡,债市的波动,房价的飙升和各地政府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和经济和金融工作的重点。

  为何近年金融风险在不同领域之间冒头?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首届金家岭从财富论坛上对此进行了解读。黄益平认为,这背后其实是因为一方面可投资的资金比较多,另一方面可投资的产品不够多。

  钱又为什么会多?黄益平以GDP和M2比例为指标进行了解读。中国去年年底M2和GDP的比例大概是208%,这在世界上算是比较高的。这个比例比较高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中国金融体系主要就是由银行主导,银行主导的特征就是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是通过存款、贷款和债务的方式体现,所以中国同时碰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杠杆率比较高,中国的杠杆率比较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金融交易主要是通过银行实现的。

  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过去的储蓄率比较高,老百姓(603883)(行情603883,买入)存了很多钱全部放到了银行,最后必然体现为M2广义货币的发行量比较高,杠杆率比较高,但是过去这样高的货币发行量尤其是相对于GDP的比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就是过去缺乏一个风险处置机制,在经济当中没有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也没有风险处置的机制,“所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货币供应量需要加速,这样才能支持经济活动的扩张。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货币政策同样需要扩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稳经济,才能稳金融市常”

  所以,超高的M2和GDP的比例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想把钱从银行拿出来做投资的时候,碰到的一个挑战就是钱会投到什么地方?

  不过,黄益平进一步指出,这样的一个变化有负面的风险也有正面的机会。正面的机会就是老百姓要拿钱去做投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是一致的。只有老百姓拿钱去投资,中国直接融资的比重才有可能提高。而负面的风险是,钱多、可投资的机会少,钱集中到一个地方容易出问题。所以,“未来财富管理市场所需要面对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如何使财富管理行业更快的发展,老百姓的财富得到更好的管理,黄益平提出了四个建议:

  第一,加强监管。过去银行的坏账最后政府给兜底了,未来不太可能再完全由政府给各种金融问题持续兜底,既不现实其实也是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实际上需要加强监管,加强监管,改善监管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个是监管政策的协调;第二是监管的穿透性,尤其是市场上很多相对比较复杂的产品,不但投资者不明白,有一些专业人士也看不明白;第三,要市朝,不能用行政性的手段来做。这是发展可投资的资产市场需要有更好的监管。

  第二,风险定价。中国过去一直在追求利率市朝,但是事实上在市场上不同产品之间的定价的差异相当的小,甚至出现很多小微企业贷不到款,原因之一就是不能把利率提高到足够高,以至于覆盖风险,简单的来说利率没有完全按照市场来决定。其实我们看到在很多民间借贷市场包括现在一些互联网金融领域,小微企业是可以贷到款的,也有很多具体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利率真正是由市朝决定的,如果利率不能由市朝决定,这个市耻难发展。

  风险定价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允许违约,允许破产,允许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期内释放风险点,最后导致的结果,第一是道德风险,投资者不考虑结果。第二,最后的风险会持续积累,最后积累到系统性的一个问题。我们过去几年我们似乎一直是在说有一些产品开始出现违约,道德风险的问题会下降,市场几率会加强,但是现在看起来进展还是有限,在银行部门看到我们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了将近2年多一点,但是最后我们真正看到问题的处置和风险的曝露现在还没有看到,是看到所有金融机构的运行非常良好?还是我们不愿意把风险释放出来?这个问题我觉得值得我们关注。

  第三,对利率彻底的市朝,既然要做到风险定价,风险定价的核心就是资产的价格要完全反映风险,如果你的利率不完全能反映你的风险,没有人会愿意参与这个市场,如果参与市场也都是有很多各种道德风险会积累,所以利率市朝是很关键的事情。

  第四,投资者教育。这要和风险定价、利率市朝、监管加强结合起来一起做。 :

(责编:小龙)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