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全面放开和离境退税政策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华旅游的同时,也把“扫货”作为旅行的重要环节。从汉服、刺绣、瓷器到智能设备、文创产品,中国制造正以高性价比和文化内涵,成为全球游客的“心头好”。
在江苏苏州观前街,法国游客迪恩的行李箱里塞满了汉服、刺绣围巾、手工茶具和新款智能手机,几乎装不下一寸空隙。而在江西景德镇,外国游客则专程前往体验陶瓷文化,并购买地道的中国瓷器。这些现象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制造”早已不再是“便宜货”的代名词,而是逐渐演变为“高质价比”的代表。大疆无人机、华为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中国智造”产品,不仅在技术上领先,价格也更具竞争力。据数据显示,中国境内的零售价比国外低25%,再加上离境退税政策,使得外国游客直呼“真香”。
社交媒体上,外国游客纷纷晒出“扫货”成果。来自瑞士的博主分享了自己在中国购买的手工绣花钱包和自动泡茶保温杯,感叹“设计太棒了!”。一些海外购物者甚至组成“代购团”,专门飞来中国采购热门商品。社交媒体上,有博主发起“互助代购”邀请,希望有人能帮忙代购,自己下次去中国时再带回礼物。
中国支付环境的便利也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极大的购物便利。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能力不断迭代,让不少地区实现了“碰一下”可支付。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推出多语种退税指南和电子地图,让外国游客“买得放心、退得省心”。
外国游客的“购物车”也折射出“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从原材料到设计、从制造到品牌,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张春龙表示,中国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上升、制造业供应链不断完善,让不少国品牌牌在全球市场上的魅力与日俱增。
随着中国继续扩大开放、优化消费环境,“空箱来华”将成为更多国际游客的假期“新操作”。从“爆买”到“扫货”,中国游客曾经的“出境购物”模式,如今正在被外国游客“反向复制”。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也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大磁力与购物体验的升级。
中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游客的“新宠”。从“爆买”到“扫货”,中国游客曾经的“出境购物”模式,如今正在被外国游客“反向复制”。未来,随着中国继续扩大开放、优化消费环境,“空箱来华”将成为更多国际游客的假期“新操作”。
艺缘持续发力手机“微展览” 实力派艺术家试水手机书 【中网资讯书画】今年春节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线下书画活动、书画展览等都无法正常开展,书画艺术家们更是利用这难得的清闲时间专心创作,佳作不断涌现。然而作品无法及时呈现给广大艺术爱好者又成了不少书画家的苦恼,于是各种自...【详细】
汪洋: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原标题:汪洋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定制度自信 增强发展信心 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22日下午来到他所在的四川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李...【详细】
李克强:“中国制造”要尽早变为“中国精造” 我到地方考察,发现一家企业的大工匠用古代传承的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做模具,生产的产品畅销欧洲,企业给这位大工匠开的工资比总经理高出许多。这位企业家有眼光啊,知道工匠是企业的宝贝。李克强总理10月24日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