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宏:做投资的人要有逆向思维的天赋

2018年12月12日 16:20:32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腾讯理财通基金业二十周年系列专访

  作者:腾讯金融科技智库特约研究员 王玥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这是电影《教父》的经典台词。中国基金业的教父级人物,当属范勇宏。范勇宏1998年3月创建华夏基金,一直担任总经理至2012年7月,培养了王亚伟、胡建平、江晖、孙建冬、张益驰、杨爱斌、郭树强等叱咤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是公募基金行业曾经最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鹏扬基金董事长范勇宏

  范勇宏看到的基金业本质是——以人为核心。

  基金业素有“得人才者得天下”的说法。范勇宏曾在其著作《基金长青》中提到,从1997年末到1998年初,其筹建基金公司时就意识到基金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队伍建设。随后,在其执掌华夏基金的十四年间,范勇宏洞察趋势、慧眼识人,带领华夏基金经历了中国基金业从无到有的艰难突破,以其个人魅力,借社会发展之势,为华夏基金聚集了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其成功构筑了坚实的护城堡垒。在他的带领下,从2007年以来,华夏基金的公募基金资产一直稳居全行业首位,特别是在2009年,华夏基金以领先第二名1000亿元的规模独占行业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识英雄重英雄 桃李基金业

  从华夏基金这一基金业最具声名的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如今都是行业内独当一面的人物了。在和一名“老华夏”追寻范勇宏的形象时,他说:“老范是个严肃的人,但有一种无形的魅力。他真的很有使命感,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员工要求也很高。”

  这种无形的魅力成就了日后星光璀璨的华夏基金。

  业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是他对王亚伟的知遇之恩。

  事实上,范勇宏与王亚伟这对“黄金搭档”的共事甚至早于华夏基金的诞生。1995年,范勇宏还是全国最大的证券营业部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的总经理。而王亚伟是安徽省理科高考状元、清华大学高材生,范给他描绘营业部的宏伟发展蓝图。王亚伟离开中信国际合作公司,加盟营业部,一年后任研究部经理。范勇宏将营业部股票自营赚的2000多万元的账户交给王亚伟打理——这就是王亚伟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了。1998年2月,负责组建华夏基金的范勇宏问王亚伟愿不愿意跟随,王亚伟憨笑回应:“您觉得行,我就跟您去。”不得不说,能让王亚伟放弃当时工作环境及收入均良好的券商营业部工作,投入到一个没有任何积累的新行业中来,范勇宏的个人魅力可见一斑。后来王亚伟创造的基金奇迹家喻户晓,自2006年以来,他所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每年的业绩排名中均处领先地位,保持六年不败战绩,六年总回报高达11.04倍,年化回报率达49.22%,大幅超越同类基金和市场,成为普通民众心目中的“股神”。

  不光王亚伟,在华夏基金筹建时,有经验的基金投资人员几乎没有。基金试点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数,公司组织架构搭建、规章制度制定以及运作流程设置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就是这种情况下,滕天鸣、戴勇毅、郭树强、林浩、江晖这些人都陆续跟随范勇宏加入华夏基金。

  时间来到2001年。现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回忆,当年其刚从哈佛毕业回国,在华夏基金面试时,范勇宏的一句话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范勇宏说:“你现在选择进入基金公司,行业内所有人最多只比你多三年经验。而如果你选择去其它行业,别人可能都比你多十年、二十年经验。那么,你为什么不愿意投身这个行业,做一名开拓者呢?”

  那一年,华夏基金招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范勇宏经常给公司员工讲:“中国有全球最大的银行、最大的保险公司,为什么就不能有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范勇宏以身作则。华夏基金创办的前两年,范勇宏基本每个周末都在办公室加班。公司员工都知道,上班,往往范勇宏来得最早;下班,往往滕天鸣走得最晚。 “华夏基金所在的通泰大厦在整个金融街都非常有名,晚上经常有很多出租车排队,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栋楼里很多人,十一二点才下班。”李一梅说。

  华夏基金的勤奋肯拼,也打动了时任平安资金运营中心组合管理部副总经理的杨爱斌。“在极具投资价值的市场上,加盟一家好的基金公司是一个机遇。当时,华夏基金固定收益规模很小,尤其是货币基金规模与同行存在较大的机遇。但是范总求贤若渴,特别会看人、用人,所以那时候的华夏真是人才济济,每一个领域都非常厉害。”杨爱斌坦言,范勇宏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范总管理公司的策略,资本市场很多人都在学习,但从未能超越。”

  杨爱斌2005年进入华夏基金,接着就亲眼看到巨星王亚伟被市场虐得灰头土脸。作为股票投资总监,2005年的王亚伟非常努力,但是迟迟找不到感觉,踏不准节奏。那时候华夏基金压力特别大,社保组合被取消,公募基金股票业绩垫底。华夏基金这时引进了时任鹏华投资总部副总经理兼机构理财部总监的刘文动。刘文动当时负责社保投资,业绩特别出色。刘文动到来后对华夏基金的整个投研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2011年9月,刘文动升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而杨爱斌自己,也在2006年货币基金危机中表现出色被破格提拔。

  同一时期,范勇宏麾下最耀眼的基金经理还有孙建冬。孙建冬2005年6月30日起担华夏红利基金经理,在其任职期,华夏红利总回报超过500%,华夏红利也从一只规模仅几个亿的基金一路成长为逼近三百亿的“巨无霸”。杨爱斌回忆:“华夏红利是当时市场上最大的基金,孙建冬是华夏基金历史上给公司赚钱最多的基金经理。”

  范勇宏对其一手搭建的人才王国非常有信心:“(这只人才队伍)以后即使不在华夏,也会对中国基金行业贡献力量。”

  多年以后,许多原来出身于老华夏基金的投资经理仍然活跃在资产管理领域。华夏基金原机构部负责人、总经理助理郭树强离开华夏后掌舵天弘基金,不但实现了核心管理层持股,还引援阿里打造万亿公募体量,并于2014年超越华夏基金成为第一大基金公司。杨爱斌则成为公募基金第一批转型私募者,其设立的北京鹏扬投资凭借多年积累的投资经验和客户信任,不足5年时间规模扩容至400亿元。2016年6月28日,鹏扬成为首家获得批复“私转公”的公募基金公司。王亚伟、孙建冬、张益驰、刘文动、胡建平等这些闪耀一时的基金之星也都在私募领域大展身手。他们的存在,给基金江湖增添了多样的色彩,也为基金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宽广的胸怀是用人之本

  范勇宏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的人。“财富管理行业是一个轻资产行业,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

  范勇宏认为,识人选人很难:“在我过去的管理工作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选人。”首先要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人适合做管理,有人适合做营销。选人是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选对人就成功了一大半。

  范勇宏说:“做投资的人,首先要有天赋,特别是逆向投资的天赋。比如说,市场特别火的时候,能够在很火热的情况下冷静下来进行逆向思维,这个非常不容易。而当股市跌得特别惨的时候,人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也要有反向思维,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是很难的。”

  对于这些有天赋的人,范勇宏是出了名的有容忍度。最著名的例子还是王亚伟。业界普遍认为王亚伟的成功离不开范勇宏的信任,没有华夏基金就没有王亚伟。2005年,王亚伟管理社保组合败走麦城,导致社保组合被赎回。而作为股票投资总监,旗下股票基金选股逻辑又颇受诟病。范勇宏力排众议,只是把王亚伟暂时调离投资总监的位置,赴美学习,进行短暂休整。与此同时,为了留住王亚伟,范让出自己投委会主席的位置,在名誉上保留了王亚伟的地位。此后,王亚伟从沃顿商学院回归,接管华夏大盘,从此开启了中国基金最富传奇色彩的投资旅程。

  用范勇宏自己的话说:“社保基金的考核有短板,只有一年的时间,而2005年市场在下跌过程中。第二,社保基金管理的各个投资组合,其实基金经理投资业绩的差距很小。”

  不光是王亚伟,当年的“华夏基金天团”,颇有些有特点的人。另一个著名人物是滕天鸣。滕天鸣的完美主义在华夏内部是众人皆知的,他对工作兢兢业业,自我要求非常严格,相对的,对下属的工作要求也比一般人高。李一梅的回忆中,滕特别追求卓越,特别聪明懂业务,以一己之力,鞭策着所有人往前跑。但是滕天鸣的脾气大同样是众人皆知的,一位从华夏基金出来的业内人士说:“华夏基金几乎没有滕天鸣不敢骂的人。”范勇宏认为,有的智商非常高、专业能力特别强的人,应该包容他们的个性。

  除了聚拢人心,范勇宏最擅长的可能是知人善用。杨爱斌讲过一个孙建冬当年执掌华夏红利基金时的小典故。2005年的市场还是熊市后期,孙建冬接手华夏红利后买入了一些成长股,一买完就经历了十几个点的暴跌。在接受投委会质询时,孙建冬坚称自己看好买入的股票。当年底,华夏基金调度了另外一个海归基金经理协助孙建冬管华夏红利,所有人都以为孙建冬要“下课”了。然而,2006年2月,公司免掉了另外一名基金经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孙建冬全权负责的华夏红利为华夏基金的江山奠定立下汗马功劳。事后,范勇宏举重若轻,回应杨爱斌说:“牛市来了,我们应该重用风格进取的基金经理。”

  范勇宏自己总结,用人还需要有足够的胸怀。胸怀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能否任用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其次,胸怀还体现在责任感上面,不仅对自己负责任,还要对团队负责任,不仅自己过得好,还要让团队的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再次,胸怀还体现在利益分配方面。“好的管理者,一定有奉献精神,尤其是在利益分配方面。”

  按照正常级别来讲,总经理的收入应该是最高的,但传闻华夏基金的副总收入一直都比范勇宏本人的收入高,并且范勇宏还非常尊敬他们。这些人,没有离开的理由,这也是过去十几年华夏基金核心团队一直比较稳定的重要原因。

  范勇宏执掌华夏基金期间,非常看重投研团队,在收入分配上向投研团队大幅倾斜也是一贯政策,这让许多真正有抱负的员工感觉到上升通道的存在。华夏基金内部人士透露,从筹备之初,范勇宏就力争给基金经理提供最好的环境。华夏基金早期在寿松饭店办公期间,范勇宏和几位副总经理中午都吃盒饭,却为投研小组在餐馆订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公司安排维稳值班,女员工值白班男员工值夜班,连高管都要参加,只有基金经理、研究员不用值班。范勇宏对投研队伍也舍得花时间,会在基金经理业绩下滑时给予关心;会在投研例会上向基金经理提问……“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你只有花时间陪伴,才能真正了解他的优势。”

  故人仍在 江湖未远

  2012年,伴随着范勇宏正式辞去华夏基金总经理职务以及王亚伟的离开,华夏基金正式告别范勇宏时代。然而,他得以在更大的资管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离开华夏基金后,范勇宏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执行官的身份转战保险资管,该公司当时管理资产规模2万多亿元,远远超过了华夏基金。

  2018年6月,范勇宏应老部下杨爱斌之邀,任鹏扬基金董事长。实际上,范勇宏在2017年就已成为鹏扬基金董事。

  杨爱斌与范勇宏渊源颇深,在范勇宏掌舵华夏基金期间,杨爱斌曾在其麾下任职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而也正是在杨爱斌的带领下,华夏固收团队迅速跃升为业内翘楚。杨爱斌坦言,范勇宏是中国最优秀的基金公司总经理,想请他来帮鹏扬基金把关。杨爱斌引用曾子的话“用师者王”来形容范勇宏在鹏扬基金的重要性,他相信,作为基金行业最资深的、对基金行业运行规律了解最透彻的人,范勇宏能把握重大战略方向。

  而从范勇宏的角度,杨爱斌首先是一个投资专业人才。“特别是固定收益投资方面,我觉得他是中国最好的固定收益投资人之一”。除此之外,以范勇宏不凡的识人眼光,认定杨爱斌也是一个具备管理者潜质的人,相比较其他很多专业的基金经理,杨爱斌的情商比较高,所具有的素质相对全面及均衡,属于即懂投资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范在其基金业声名赫赫的老部下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王亚伟此前曾公开表态:华夏基金整个团队有这么强的凝聚力,十几年来能够发展这么快、这么大,很重要的原因是范总的人格魅力,当然还有范总超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

  迎接基金新时代

  今年是中国基金业成立20周年,展望未来,范勇宏表示,2019年银行理财子公司将陆续成立,银行理财公司在股东背景、资本金、销售渠道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形容为“超级牌照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公司的成立,中国基金业将经历20年来未曾有之大变局,标志着中国基金业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资管行业格局将重塑。

  中国基金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整个行业将会发生重大变局,特别是管理费率、产品、销售、技术等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基金市场更加多样化、精细化,基金产品将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无论被动产品还是主动产品,管理费率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在未来资产管理费率降低甚至一些产品免费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是否会诞生?值得进一步探索。管理费的降低、监管的趋严以及技术创新的威胁将会极大地加剧基金行业的竞争压力。未来,基金现有格局将重新洗牌,二级分化进一步加剧,那些不断创新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佼佼者。

  未来各类养老金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将会推动公募基金规模、质量、影响力等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决定公募基金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和希望。养老目标基金对于公募基金服务个人养老投资,推进养老金市场化改革,促进中国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加速基金行业变革的进程,将大大推动基金服务的即时性和普及性。智能投顾提供低成本的各项服务,特别是在提供标准化产品服务方面,智能投顾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被动投资的快速发展将对主动管理人形成威胁,主动投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经济转型、贸易冲突及经济越来越复杂化,主动投资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基金管理人不仅要提高把握大趋势的投资能力,而且要尽快提高海外资产配置的能力。投资能力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基石。无论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甚至是创投基金,市场上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总是稀缺的。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