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霸道女总裁”董明珠任期将至 能够连任就看这最后一搏
品途解读:说到“极致”这个词,从技术上来说,格力还有一定距离,美的、海尔也远远没有达到,但如果说在企业发展阶段里面,完成了作为主营业务的利润贡献、规模贡献的角色,目前来说格力的空调业务已经到顶了。
向来有着“霸道女总裁”之称的董明珠,近些年来似乎总以“网红”的身份登陆各大媒体的头条博得关注,“高调”、“霸气”、“固执”似乎已经成为她的标签。
从一名最普通的业务员到成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用时22年,外界也曾评论她“董明珠走过的路,寸草不生。”已经63岁的董明珠,似乎根本没有进入退休状态的征兆。
格力的空调在国内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但董明珠并不满足于此,面对单薄的业务结构导致的发展瓶颈,董明珠带领格力开启了多元化发展之路,进军手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因此,董明珠一度被认为 “不务正业”,加上这些副业确实大多数尚未产生明显业绩,她的多元化战略一直备受争议。但是,格力找到了一条新的路——智能装备,目前来看,盈利可观、股价攀升,董小姐这次的“梦”似乎有些靠谱了。
手机梦:5000万台只是个理想?
格力迄今为止发布的几款手机,销量均不尽如人意。第一代销量不足10万部,目前仍在售的第二代上市一年,线上销量只有2.5万部左右,这与董明珠当初豪言要一年卖出5000万部的“小目标”,相差甚远。不可否认的是,格力手机在配置和价格方面都没有给用户带来惊喜,失败似乎在所难免。
曾经放话要把格力手机做成世界第一、日销量达10万台的董小姐,面对销量不佳、刷单传闻不断,日前也终于松口了:“5000万台只是一个理想,不一定要实现。”即便如此,董明珠依旧没有要放弃她的手机梦,格力正在试图将手机渠道全面铺开,包括线上和线下。
造车梦:千亿造车棋局有没有泡沫?
董明珠的造车梦同样被外界广泛质疑。2016年底,董明珠主导的格力全资收购珠海银隆的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但董明珠对造车非常执着,最后自掏腰包、压上全部身家入股珠海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银隆。不仅如此,董明珠还动用个人关系拉来王健林和其他三家企业,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股权。
自2013年以来,珠海银隆频繁亮相于各大媒体报道和公开场合,其宣传以“钛酸锂”电池为核心的纯电动客车,让“银隆钛”一度成为行业热词。目前,董明珠与珠海银隆董事长兼总裁的魏银仓大力推动的造车运动,正在迅速波及国内的客车市场。从资本层面上,珠海银隆已经建成了11个产业基地园,其中7项新基地投资总额达810亿。
董明珠的造车梦,已经在短时间内快速膨胀成一个近千亿的庞大商业布局。然而,质疑声也随着银隆的扩张神话随之而来。随着行业对其产品、技术、投融资及市场行为的关注与剖析愈发深入,银隆也陷入了“虚夸钛酸锂技术”、“透支格力品牌信用”、“订单造假”、“虚构估值”、“研发投入不达标”、“格力与银隆利益输送”等疑云。
乐视贾跃亭的前车之鉴还依然近在眼前,但董明珠并没有引以为戒,银隆的企业发展、商业模式、技术水平、行业评价等方面,在业内都有不小的争议,董明珠依旧孤注一掷的重仓这个争议不断的造车企业,不免会将其变成一个千亿的复杂迷局。“饼”画的太大,膨胀起来的泡沫难免会将董明珠和银隆推向艰难的境地。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