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还曾打电话询问其他几家旅行社的同行(具有国际狩猎代理资格的其他三家:中国妇女旅行社、北京正安旅行社、森林国际旅行社)。同行们也碰到了相同情况。
“网友还指责我们打野牦牛,都开出了价格。老天爷,谁打过这东西?”森旅的董林说,不仅网民,甚至一些所谓专家的发言,都让他感觉很可笑和不理智。
而曹良也认为 ,那些成天坐在城里,坐在空调房里,坐在电脑前的人,对千里之外大山深处的动物和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一点都不了解,就在网上吵得个沸反盈天,对“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大加指责——他对此至今感到不解。
反对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批评声音明显占据了舆论的主导地位,成为网上大讨论的主旋律。除网络之外,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关于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的争议也是不绝于耳。
“国外也有反对狩猎的声音,但总的来讲,极端的观点肯定不是主流。而大多数中国人却是偏激多于理性。”森旅的董林说,有时他不得不同意某位专家的观点:中国最好别搞狩猎权拍卖,不是因为狩猎本身不好,而是这事太敏感了,公众不接受。
“为什么一个全新的政策出台,公众的接受程度这么低?”他对此觉得很意外。
王福江要巩固舆论胜利果实 一天就把林业局告了
8月24日,在遭遇十多天的公众批评之后,国家林业局所受到的舆论压力,达到了一个新顶峰——北京天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福江,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国家林业局组织狩猎权拍卖违法。
在拍卖一事出来后,王福江就积极地参加了网上的讨论,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拍卖。他高兴地看到,正是无数和他一样爱护野生动物的热心人,在网上一致对国家林业局“口诛笔伐”,直接导致了拍卖延期。
有网友在网上欢呼:“公众舆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8月23日各大媒体的一条消息,却让王福江很生气——海南省也准备建国际狩猎场,准备狩猎当地的坡鹿——他认为是“跟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动物”。
是国家林业局带坏了样,才会导致野生动物保护向不可遏制的情况恶化,国家林业局应该为自己错误的示范付出代价。热心野生动物保护的王福江觉得自己要行动起来,巩固公众舆论的胜利果实。王福江担忧,自己不及早行动,很多网友会躺在过去的胜利中看不清严峻现实。
一天之内,王福江就整理好诉状,将国家林业局告了。
“至少我把林业局组织狩猎违法的问题点出来了。”王福江自信,自己这一次诉讼,又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对我们国家狩猎野生动物不合法进行深入思考。
就在同一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常纪文接受媒体采访,提出林业局混淆猎捕和狩猎的概念涉嫌违法,这一说法也迅速被广为转载。
8月28日下午,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士谨慎地对本报记者表示:局长和司长们都已知道王福江起诉,但“不发表意见,现在说什么都没有好处”,“我们不干涉一个公民的行为”。 狩猎合法 舆论导致不拍卖是开历史倒车
对王福江起诉一事,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曹良处长很不以为然:“这么多年,那么多法律专家,就他一个人看出来了?法律的解释权不在个人也不在林业局,国家林业局是根据法律的要求行事。”曹代表的或许是绝大多数行业内人士的看法。
他认为,狩猎合法,21年的实践早有定论,现在出现公众错误的理解,恰恰是因为之前没有政务公开。
“这次若还不公开,这些‘讨伐’的舆论从哪里来?”曹良皱眉问。
“拍卖是防止国有资源流失的有效方式。”参加了《行政许可法》起草和制定的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教授马怀德,也完全赞同国家林业局的拍卖。他强调说,依法办事不应该遭质疑。《行政许可法》关于特许的授予方式,完全必要,因为它涉及有限资源的使用,公共资源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用传统的简单的审批许可,而应该采用拍卖,这是一种公平竞争的方式。
“最后舆论如果导致不拍卖,那就是开历史倒车。”曹良很困惑,很多网民包括媒体舆论对野生动物狩猎和狩猎权拍卖大加批判,“政府依法办事倒不对了,那政府该怎么办呢?对于合法的事情,咱们的公众该怎么面对?公众和媒体是不是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呢?”他反问道。
怎么报道 国家林业局都被动
从8月17日起,记者开始联络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士采访,被告知,现在不能擅自接受采访。
当天下午,记者致电国家林业局宣传办新闻处,详细说明了采访意图。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件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没什么可说的,不用采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