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湖南省建设厅批复同意了赫曦台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文件甚至“额外”、“提前”批复同意了项目的建设规模。文件提出:赫曦台的建筑占地、建筑总高和建筑总面积,要分别控制在3600平方米、47.5米和5500平方米。这些与“选址”方案无关的数据,理应在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的时候才会出现。而对比目前的设计方案,这几个数据根本没有起到限制作用。
如果 这样的批复不能迅速纠正,湖南省建设厅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根据国家建设部对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详细规划的批复,赫曦台用地上限必须控制在以景点为圆心、半径20米的范围内,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00平方米,高度不得超过5层、20米。目前批复同意的赫曦台方案,规模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标准。
“赫曦台不是宾馆,不是招待所,只是一个景观建设。”这是建设主管部门放宽审批标准的一个考虑。更重要的是,项目得到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府多次开会讨论研究,首批4000万财政拨款已经到位,岳麓山风景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重视。”
岳麓山风景区详细规划内提到的任何项目,如果要调整建设方案或者规模,都需要经过国家建设部的再次审批。湖南省建设厅城建处处长王建明表示,赫曦台项目审批手续不完善,省建设厅的批复确实不妥。“要么严格遵守已经批准的详规,要么重新审批调整详规,一定要和国家建设部衔接好。”王建明说,“在法定程序没有补办之前,建设厅决不会发出施工许可证。”
然而拿到建设厅一纸批复的长沙市园林局正在筹划一个诱人的发展蓝图: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三个时间段,景区游客要提高到225万;门票也要由现在的每人15元涨到每人40元。除去景点增加之后带来的维护费用,门票仍然是一笔巨额的收入。但对于那些兴致勃勃赶来体验新景点的长沙市民来说,他们除了纳税支持赫曦台的建设外,还要支付已经翻倍的门票价钱。
在开工短短4天后,赫曦台项目被湖南省环保局叫停。叫停之后是否补上严格的审查程序、审慎的专家论证、广泛的公众参与,仍然是同长沙市民息息相关的大事。
8月25日,一项长沙市的重点建设工程在远近闻名的岳麓书院旁悄悄开工。此前,“岳麓山要砍树新建赫曦台”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不少长沙市民开始担心这个财政拨巨款兴建的庞然大物会破坏岳麓山的自然和文化生态。有专家质疑工程的选址,斥责其片面追求规模,好大喜功,违背审美规律。更令人惊奇的是,工程竟未经环境评估,绕开了湖南省、长沙市两级环保部门擅自开工,而且规模大大超出建设部批准范围。前日,在开工4天后,湖南省环保局紧急叫停该工程。
□采写:本报记者 贺信
岳麓山自古就有赫曦台,始建于宋代,后被废除。明代复建于原址,后又被废除。清代岳麓书院大门前建一台取名前台,道光元年发现赫曦台原碑刻,为保留朱张古迹,改前台为赫曦台。今若新修赫曦台,则多少显得尴尬。南方都市报(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