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农民来讲,取得瓜果进城直销许可无疑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希望。

在 向总理“实话实说”的农家小屋,回忆总理现场解决卖桃难题,李书和与李剑雷特别激动。
核心提示:7月15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期间,随机停车走进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西山头村的村民家中。当地村民李剑雷因不满洛阳市区搞创建禁止进城卖桃,向总理“实话实说”,总理现场办公,解决了送庄镇桃农进城卖桃难题。洛阳其他县乡的瓜农也跟着进城直销的政策,和送庄镇桃农一样拿到了“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在总理解决孟津农民卖桃难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农民进城直销瓜果的重重“壁垒”,在许多城市大搞创建之时,禁止农民进城直销瓜果并非个案。专家建言,城市决策应以市民生活便利为根本,而不是市容城管
等部门只顾自己利益的“一刀切”。只有除却“壁垒”,农民进城直销瓜果之路才会顺畅。
一个进城桃农眼中的“巨变”
7月26日10时,河南省洛阳洛浦农贸市场。
天阴沉沉的,不热。可来自孟津县送庄镇白鹿村的桃农黄铁江夫妇还是汗湿衣衫,一拨又一拨的买桃人,让老俩口忙得团团转。职高毕业后在洛阳打工的女儿,趁着休息时间,赶过来给父母打下手。
“比起7月15日以前,俺卖桃算是经历了一场巨变。以前,只能在市郊农村卖,现在哩,在总理关心下,俺能进城卖桃了。在城市的集贸市场里,桃能卖上价,买的人也多。”黄铁江擦着额头上沁出的汗珠说。
黄铁江老伴的脖子上挂着一块胸牌,她展示给记者看,“就是这个牌牌,俺进城方便多了”。这块编号为“孟津2095”的果农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正面注有持证人姓名、身份证号、以及直销瓜果品种等内容。背面则是注意事项,标明了销售地点、瓜车时间等。
“今年洛阳市搞创建,不让俺开车进城卖桃,偷着进来的,逮住就罚款200元!”黄铁江说,自从温总理过问后,洛阳市不再禁止桃农进城了,发放了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在市区划出了62个直销点。这62个直销点登在7月17日的报纸上,他专门买了一份,放在桃车上。
“按规定,每天要交两块钱的卫生费,可直销点的市场有时连两块钱也不收了。有些市场收3块钱,这也比以前收的5块钱便宜了!”黄铁江说,这些“巨变”给他卖桃提供了很多方便,他打心眼里感激温总理。
“直谏”桃农事后连称“想不到”
在送庄镇的桃农心目中,李剑雷现在是个名人了。他敢于向总理“实话实说”,才有了总理现场解决桃农进城难的这段佳话。
7月26日15时30分,在送庄镇西山头村,记者找到了李剑雷家。
这个一个很干净的农家院落,地上铺着青砖和石块,院子里有两棵果树长势喜人。
李剑雷正在睡觉,听到家人叫,揉着眼睛出屋来。他解释说,刚从洛阳回来不久,吃了饭后想补睡一会儿,然后还得去桃园里摘桃。李剑雷说,下午摘好桃后,第二天一早三四点,他就得开车进洛阳市区,因为害怕碰破桃皮,机动车不敢开得太快。到了市区,要趁着早7时以前进到直销点里,“现在政府对俺开了绿灯,俺也得遵守规定。”
谈起当时向总理“直谏”的事儿,李剑雷连称“想不到”。
“总理日理万机,这么忙还关心俺村卖桃难,俺当时只想着实话实说,没想到总理会过问这样的小事。更想不到的是,总理过问后会当场解决!”
李剑雷说,7月15日上午,他刚从田里打完农药回家,看见一群人向村头李书和家走过去。“这不是温总理吗?他怎么会来这儿?”在他疑惑时,一位不知是哪里的干部冲他招手:总理想和农民谈谈话,你进去吧!他进了李书和家的小屋子,发现一群人围着温总理,温总理问李书和:“家里几口人?种了几亩地?收成怎么样?”见到李家端上来一盘洗净的鲜桃,总理又问:“你家种了多少桃子?能卖多少钱一斤?”有个村民回答说:进到市区后,好的能卖一块钱一斤,稍次点的卖七八毛。
“当时一听这话,俺就急了,俺插话说,和总理得实话实话,现在洛阳不让进城卖桃,再加上外地桃子多,根本卖不上价。由于当时总理正向李书和询问小麦销售价格和有无合作医疗的事,没顾上接俺的话。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总理主动向俺招手,鼓励俺实话实说。俺就向总理反映了卖桃难。”
李剑雷说,当时总理还说,桃子不好卖,最好由村里找个能人做经纪,组织桃农长途贩运,把桃子卖到郑州等城市,或者搞深加工生产。后来总理听明白了:桃农反映强烈的是洛阳市区今年创建不让进城,大量桃子成熟,或者低价换些粮食,或者眼睁睁看着烂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