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林肯”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访问香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那时,我先后批准海军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去法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考察过航空母舰。国防工业部门,也从俄罗斯聘请了航空母舰设计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设计技术资料;航母上关键配套的预研,有了一定进展。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也都反复组织对考察、引进、预研的分析、论证、评估,这些工作,使军内外领导和专家加深了对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大系统工程的认识。
航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海军能进行海上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核心。建造航母,是国人一直关心的事。我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但航母的发展不只是一个海军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战略和国防政策的大问题,一定要从综合国力和整个国家的海洋战略全局出发,准确定位,慎重决策。
今天,我已经退出工作岗位。欣慰的是,对于我国的航空母舰发展,我尽了一些谋划的责任。
中国海军未来航母正视想像图
俄专家:理论上中国已能制造航母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刊发了对俄罗斯战略专家马基延科的访谈,他多年来一直在关注中国航空母舰事业的进展情况。
马基延科,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知名政策研究者,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但他拒绝谈论“中国造”航母的级别情况。
马基延科指出,中国在造船工业领域逐步积累起相当的技术经验,但在甲板起飞等特定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马基延科表示,现代航母的建造已成为体现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就规模和复杂性而言,马基延科认为其建造过程与建造宇宙空间站的难度不相上下。
苏联在建造“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母时就曾调动了700多家企业共同协作。现在欲建造类似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需45亿—50亿美元,且需5年时间。
马基延科透露,俄罗斯自己目前也只能制造排水量4.5万~5万吨的航母,制造像“尼米兹”那样级别的航母根本就办不到。因为航母建造基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随着苏联的解体留在了乌克兰,而波罗的海造船厂、北方机械制造企业目前虽然可以建造航母,但造船专家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也妨碍了航母建造。
另外,苏联时期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地面模拟系统留在了乌克兰,而俄境内的新型训练系统短期内难以建成。
在记者对“借助俄方培训中国飞行员和相关人员”表示出怀疑时,马基延科解释说:“虽然原培训系统在乌克兰境内,但俄罗斯一直在使用该系统。”而且他还向记者透露,在这方面,俄罗斯还有自己的“备用方案”。
航母吨位越大造价越高。一般来讲,航母的建造费各国大都能承受得起,但舰载机和护航舰的建造费、运行费及备件消耗费就很难承受。
像“尼米兹”级最多可装110架各种类型舰载机,每天维持运营费用(不含维修费)就达100万美元。
马基延科分析说,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已经能够制造装载航母所用的飞机。但苏-27和苏-33在作战性能上有优势,因此马基延科认为中国可以考虑在自己的航母上购买使用俄罗斯飞机。
停靠在大连造船厂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被外界认为已改造成试验舰
美日媒体:中国航母计划无法阻止
据《世界新闻报》报道,美国有专家称,中国海军开始建造自己的“宙斯盾系统”,无论是侦测距离,识别能力,还是指挥与控制措施,都要更加接近美国的V型系统。这对于美国目前的亚洲盟国,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去年12月27日在讲话中强调,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后,包括美日等国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对中国海军的关注进一步升温。
中国正在建立强大海军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去年12月28日发表题为《中国雄心勃勃建设强大海军》的报道说,就在中国为建立现代化深海舰队持续投入巨资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解放军高级将领们发出建立强大海军的号召。
胡锦涛的号召再次表明了中国大陆的最高军事指挥者们相信强大的海军有助于保障中国对于台湾的主权要求,并且可以抗衡日本、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日益增强的海上力量。
报道认为,中国海军的首要重点是在大陆和台湾的冲突中抗衡任何来自美国的干预。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正在扩建海军,增加潜艇和战舰的数量。美国对此表示忧虑,担心这会打破亚洲的力量均衡,对台湾问题产生负面影响。《金融时报》还称,由于日本的战争历史问题总是导致中日关系紧张,中国军事现代化也令日本感到担忧。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中国造航母政治条件复杂 担心刺激周边国家(图)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