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悬梯
【现场点评】是科技让战场“活”起来
(中队长杨炳坤)传统的训练模式所模拟的战场只是一种演练,真枪实弹在演练中也只能是“安全”范围内的推演,很多时候训练“教头”们也 想打破框框,尽快缩短训练与实战的距离,但终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迈出一步。“屏幕知晓天下,键盘决胜千里”,如今,科技手段为我们拓展了训练途径,“战场”集声、光、影、电于一体,鲜活的“战场”,使参战队员身临其境,练胆、练心、练剑,可以从多方面锤炼战斗素质。
真飞机·“真眼睛”·“电子考官”——
特殊战场变成严格考场
要想锻造一支精锐的反恐特战力量,就必须让每一名特战队员尽可能在最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为此,他们多方努力,建起了仿真模拟综合训练场。
有了真实的作战环境,特战队员们训练起来就用不着再“纸上谈兵”了。通过一次次的突入、营救人质、室内排爆演练,特战队员们已对作战环境熟稔无比,也渐渐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曾无数次扮演“假设敌”的特战队员高爽开着玩笑说:“这仿真训练场里每一处能藏人的地方我都藏过,凡是能放爆炸物的角落我也都试过,以后真不知该藏哪儿才能不被他们发现了。”玩笑归玩笑,对待训练,队员们仍是一丝不苟、不敢有半点含糊。因为,仿真训练场内外经过改装,安置了数十枚“电子眼”,形成了三维监控。任何一个队员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被实时记录,以供训练讲评,特战队员必须在“电子考官”的监督下主动将个人战术与团体战术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任何“演戏”的举动都逃不过“电子考官”的法眼。
【现场点评】科学评估离不开科学手段
(作训股长黄晖)在科技走向训练场的今天,评估训练质量和战斗力完全可以运用科学手段来实现,如“电子考官”,它能实录现场并再现考核评估的全过程,为“靶上见洞”的传统评估模式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通过信息系统进行量化并作出综合评定,这种实打实的评定结果,更能准确地反应战斗队员个体素质和分队的综合作战水平。 王业洲 黄勋 本报特约记者 史照栋(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