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自主招生测试成都设考场 | |
·中科大4名教师茶楼打麻将被抓后状告刑警 | ·中科大教授颠覆经典理论 银河系诞生宇宙 |
·人大中科大校长称“掐尖”说法非针对北 | ·中科大校长炮轰北大清华“掐尖”埋没许 |
·中科大校长称过度追捧北大清华会埋没人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唯分取人”的最大优点是使得所有年轻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唯分数论”体现不出综合素质,最大缺点是偏激、不准确。
我们不要简单否定“唯分数论”,没有诚信做保障而取消“唯分数论”,就可能靠关系开后门。现在还找不出比“唯分取人”更公正的手段,我们首先要保证对各个层次家庭的小孩都公正,现在只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他们最公正。
记者:在高校本地化的今天,招生地域不平衡情况加剧、高校本地化情况愈演愈烈,高考移民如候鸟迁徙……在你看来,高校招生如何维护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高考与高校教育,究竟是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和谐还是相反?
朱清时:现在各地录取分不一样、各地录取名额不一样,这都不公正。我理解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各个地方政府出钱给高校,希望优先照顾地方老百姓。
高考是维系公正的最好手段,是农村、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最现实可行的一个手段,但现在各地高考政策有别,说明现在分数面前还不完全人人平等。比如北京、上海录取一个重点高校可能500多分就行了,在江西、湖南就要600多分。
现在是会加大(地域不平衡),这是现实存在的。但废除高考就更不公平。
记者:对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去年进行的按各省比例确定招生计划改革,你如何看?
朱清时:这是一种很良好的愿望,但并不能操作。
中科大约有六分之一安徽学生,安徽学生特别愿意报考中科大,安徽生源好,我们当然要多招;如果我们在安徽也按人口比例招,就会把好多想进中科大的安徽优秀学生拒之门外。我们还是贯彻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关键是招高分学生,哪个省的生源好我们就在哪个省多招。
记者:对于港校内地竞相争抢内地高考状元等优秀生源,你是否有危机感?
朱清时:中国高教改革需要竞争,如果没有竞争,内地超级大学就那几所,它们就没有动力改革了,竞争是个绝对好事,香港的大学参与竞争是更好的事情。
何况香港的大学招生人数很有限,不可能对内地学校造成真正竞争。在我们从事教育的人看来,顶尖的1%、2%的优秀学生其实水平都差不多,如果换一套考题次序又重排了;香港的大学招去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前一二百名,只不过是最好的前几万名中的一些,并不对我们构成太大威胁。
自主招生需要诚信做后盾
记者:一人赶考,全家动员,举国皆然,而人生命运系于两三天。你认为,这30年中高考最重要的改革是什么?
朱清时:这30年中最大的变化是对高考的心态发生了剧烈变化。高考本身做的重要改革是努力想把高考改得好一点,开始有了自主招生,让我们高校到中学去考核中学生,自主录取平时成绩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参加高考,如果分数过了重点线,我们就录取。因为我们的录取分比重点线高100多分,所以他们的高考压力就轻多了。这种办法想把平时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一个重要依据,不完全依靠高考一次考试。
自主招生关键看学生平时成绩,我们高校只有靠学生所在中学老师的推荐跟他所在中学记录的成绩来判断,只有这些中学都很诚信,才公正。但现在我们发现,不少中学介绍的情况往往跟事实不符,比如,总是把有关系的领导、老师、校长的小孩推荐上来,这些小孩不是最好的。
如果我们扩大(自主招生),我们会陷于一种状态:很多开后门的进来了。我们不情愿,对其他学生也不公平。
现在教育部很希望我们扩大自主招生,但我们不敢扩大自主招生了,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依据准确判断这个学生的平时成绩。我们已费了很大力气,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派老师调查,付出的代价太大,且有很多不可靠因素,比如,来的不是最好的学生,学校把他说得很好;我们有笔试,但笔试题易泄密、易偏,远不如高考题准确,只能做部分参考。
其他改革都是表面上的,实质都没有改,比如全国统一出题变成分省出题,从考五六门变成考3加X……自主招生是最重要的改革,但改不下去了。
这几年我一直建议,把高中生每学期期末考试变成当地统考,统一出卷、评分,目的就是让我们的自主招生有个靠得住的判断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
记者:有人说你这个建议是将高考由一次变为七次,会增大考生压力,你如何看?这种举措的现实可能性有多大?
朱清时:我们想自主招生、减轻学生压力,但没有可靠依据判断学生的平时成绩;为使学生的平时成绩靠得住,我想用三年六次的统考方式,但学生又说这样增加压力。这件事情使我意识到:高考太复杂,现在找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高校收费不公示 学生可拒缴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