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评]大学为何隐瞒收入?
记者从正在进行的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获悉,经过审计部门对成都理工大学等9所省属高校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部分高校的扩并使财务管理难度增加,而内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一些违规现象。
四川省审计厅对这9所高校2003年至2004年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找到问 题一堆。例如隐瞒收入现象,有7所高校将科研成果收入、培训费收入等计入往来账或转移至下属单位,隐瞒收入6145万元。
9所高校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的情况普遍较差,应缴未缴财政专户资金达6.1925亿元,占应缴财政专户金额的50%以上。有6所高校及所属单位违规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共计19个,金额达2165.9万元。其中个别经办人员还涉嫌经济问题,已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
债务负担较重且未建立科学、规范的偿债机制,成为高校发展的隐患。到2004年末,四川的9所高校基建贷款共达11.7060亿元。
财务管理也显得基础薄弱,各高校较为普遍地存在违规开立银行账户、科研经费管理不善、票据使用不合规等问题。此外在2004年,仍有5所高校违规收取“调招费”等1516万元。
审计厅负责人今天对媒体表示,今年首次把对高校的审计列入了给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报告,意在选择社会热点和民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关注,体现了审计为民的原则。(闵捷)
拥有在校生1.03万人的河南省实验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完全中学,也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00年7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实验中学以5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了“民办”性质的实验中学分校。然而,分校一直以实验中学的名义招生,与本校使用同一个校园、同一套师资和教学设施,学生混合编班,财务互相交叉。
根据当地群众和老师举报,国务院纠风办2005年11月会同审计署、河南省监察厅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实验中学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的收费账目进行了调查,发现违规收费高达1.76亿元。调查组认为这所分校是典型的国有名校以改制为名设立的“校中校”。在实验中学的违规收费中,有1.54亿元是向实验中学分校的学生收取的学费、杂费、赞助费、住宿费等。>>>详细内容
一张“湖北省学校专用收费票据”的收费项目一栏,赫然写着“低分录取”字样。日前,湖北省咸宁医学院2006年应届毕业生小张(化名),鼓起勇气向记者展示了这张能证明其一段“并不光彩的经历”的纸条。
[新闻连读]四川审计报告 省属9所高校问题金额7亿
前日,省审计厅厅长黄锦生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根据审计报告,省财政厅、地税局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情况、14个省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9所省属高校财务收支情况、部分市县法院诉讼费及罚没款管理情况、部分市交警部门收费及罚没款管理情况、2个市的财政决算,以及部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等接受了审计。黄锦生说,对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审计机关已依法进行了处理,有关部门、单位正在进行整改。
审计省级预算执行
43部门9亿多结余未编入次年预算
部分高校预算外收入未缴财政专户
省财政厅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部分省属高校预算外资金管理监督不力:在省属高校报送财政厅的决算报表中,绵阳师院、西华师大等5所高校2005年度反映有预算外收入35957万元,全部未按规定缴入省财政专户管理;川北医学院、泸州医学院等10所高校反映有预算外收入53633万元,缴入省财政专户只有17214万元,仅为32.1%。
社保资金账户管理和开户不规范:财政厅社保资金专户尚未纳入总预算会计存款账户统一管理,并存在在同一银行开设2至3个账户的问题。
对部分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中不符合预算编制要求的问题未及时予以纠正:经对126个部门上报财政厅的决算报表及次年预算的检查,发现有43个部门未按要求将2004年未结余资金共95117万元编入2005年部门预算,财政厅未及时予以纠正。
3258万元欠税未及时公告。
省地税局在税收征管上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严格的问题:
未执行欠税公告制度:省地税局直属分局(以下简称省地税分局)所管辖的纳税户发生新增欠税3258万元,省地税分局未按规定及时对欠税情况进行公告,不利于强化欠税管理和清缴工作。对纳税人的纳税审核、汇算不够严格:省地税分局支付给3个税务代理机构代征手续费155万元,代理机构未作收入,省地税分局汇审也未督促纠正,造成少征税收;在对某杂志社的税收征管中,对该社2003年、2004年无依据支付租赁费690万元,省地税分局未作审核调整,导致了少征税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