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矿大部分毕业生因未签就业协
高校逼学生编造就业协议 不造假拿

广州大学要求学生用就业证明换取毕业证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21 15:30:02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该校要求应届毕业生在5月底前将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交回学校,且必须盖有学生工作单位的章,证明已经就业。崔枫班上很多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都找一些小公司或不知名的单位,将就业协议书盖上章。有些人是靠关系托熟人盖的章,实在没关系的同学,为了盖章只有到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交费,让其帮助保管档案和户口。

身为班干部的崔枫估计,班上大概有1/3的同学没
有找到工作,但通过各种形式“应付”了就业协议。她说,一开始还有几名同学反抗,但一听校方说他们入党还得学校批准,最后也只能乖乖地服从了。

崔枫的同学小李说:“这事让同学们都很憋气,我们这些没找到工作的同学本来心里就有压力不好受,现在还得被迫作假伪装已经就业,我们有种强烈的被欺骗感。学校不会真的到学生盖章的单位去核实真伪,他们只是需要这么一个章,以证明学校的高就业率而已。”

湖北某高校的一名本科毕业生反映,“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让我们必须交就业协议书,不交协议书就不能参加答辩,就意味着没有学位证。而且,老师说没找到工作的可以搞假的协议代替,盖假公司的公章。我们很多人都没找到工作,但为了拿到毕业证,我们只好被迫作假”。

不按时交就业证明,户口就会被打回老家

谈到找工作,江西某高校学生小方称自己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她说,因为自己在外地找工作,没来得及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将学校发出的就业协议书和 劳动合同交回学校,自己的户口和档案就都被打回农村老家了。

“这是什么做法?”小方说,“早知道这样,我也先找个地方盖个章混过去算了。”

与小方有类似想法的同学并不少。据她了解,班上这次申请“择业代理”(即“缓派”)的同学约占五成,其中有一半同学是因各种原因没能及时将盖好章的表格交回,这些同学大多来自农村。

家在当地市区、已经参加工作的王亮称,这种事在历届毕业班同学中已是“公开的秘密”。

该校附近有一家小饭店,学生在那里就餐后,就可向老板提出在就业协议书上盖章。该饭店就这样“接收”了30多名大学毕业生。

有的同学被逼无奈,凑钱私刻一个公司的公章,为许多同学“解了困”。

为了不被打回原籍,一些同学想方设法在协议书上盖章,但却惹来了不少麻烦。

天津某高校一名2005届毕业生反映:6月中旬,学院辅导员频繁催他找工作,并说如果找不到单位挂靠,以后 养老保险之类的待遇就没有了,还说如果将档案寄回原籍,很可能弄丢。本不打算找工作的他不胜其烦,花了800元将档案、户口挂靠到当地一家商贸公司。但他回到老家后就成了“黑户”,办理任何证件都必须回到天津。当他想把户口从天津转回老家时,却被派出所工作人员告知,投靠父母户口所在地的必须是19周岁以下,或者结婚、买房才可以,但这些条件,该同学一概不符。如今,他成了天津人,身份证上写着某大学某学院,但他的实际住所地并不在那里。

人才服务中心帮助造假

“没毕业的时候,还真不知道毕业有这么多蹊跷事儿。”山东某高校经济学专业大四学生冯利对记者说,该市的人才服务中心最近很积极地到学校与毕业生“签约”,活动期间学校有关部门还负责了安排教室,作了宣传。

6月18日,在辅导员的推荐下,冯利和几个都面临就业难题的同学来到人才服务中心在校的办公地点,该中心负责人向毕业生介绍,暂时没找到工作或不打算找工作的同学,可以与他们“签约”,只要支付每年240元的档案管理费,就可以连续保留户口和档案两年。

冯利还跟自己一位在陕西某高校读法学专业的同学交流了意见。他发现,很多地方的高校都有类似做法。他这位同学所在的学校,就让学生将户口挂在省人才服务中心,这同样可使学生以“已就业”的名义继续在当地找工作。

笔者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拨打了湖南省长沙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咨询电话,称自己是即将在北京某大学毕业的湖南学生,因为没找到工作,想将户口落在长沙,能有什么办法。对方让笔者将自己的就业协议书等材料寄到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找挂靠单位盖章后寄回北京,每年收取管理费300元。对方称,这类事情在长沙当地的高校很普遍。

笔者随后以外省某高校就业办工作人员的身份拨通了湖南某人力资源公司的电话,称我校有10多名湖南学生暂时不能在北京就业,愿意将户口和档案落回长沙,如果团体代理是否可以?对方表示可以,并介绍了办理程序:先由该公司寻找当地的挂靠公司为学生的就业协议书盖章,但不保证盖章的单位能让学生满意,如果不满意,可以自己联系单位盖章。他们会注意将学生的盖章单位分散开,避免过于集中引起怀疑。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12月起谢绝社会考生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