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林说,公立学校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服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因为学校都是住校生,所以每个班级有一个正班主任,还有一个副班主任。这样学生吃饭、打扫卫生等等都有老师专门负责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习惯。
青苗国际学校中方校长肖振岳指出,公办名校的师资力量很强,这是令所有学校都非常羡慕的。而像他们这样的学校老师很年轻,但这并不是说家长只认可资历老的名师,家长的选 择也是根据实际需要的。例如有一位家长说,孩子上民办学校就是想学英文,其他的学校也几乎都有英文,但是孩子觉得别的学校老师太凶,家长也感觉孩子压力太大,他们觉得孩子心理愉快和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就看中了学校年轻教师的轻松和热情。
拔萃双语学校副校长郭秀珊对记者说,实际上,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真正实现了优胜劣汰,一年一聘。老师的压力也是优势,这个机制就是能者上,劣者下,师资队伍与公办学校比较,就少了很多是是非非、自由主义的现象。而灵活规范的师资选拔机制,也有效地保证了家长对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合理挑选。
●特色中小学兴趣爱好能够突出发展
民办学校普遍比公办学校课业压力要小,由此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民办学校不但鼓励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而且还为有这些才能的学生专门开设课程和班级。
在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方面,王国欣说他觉得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相比,学校为此自主开发 了一些课程,以及像专门开设了足球特长班这样的特色专业。而这些特色课程的开发,不仅提高了孩子的主业、能力的发展、视野的开拓,对孩子的思路的活跃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文体特长班出来的孩子,应该是身体健康、心理良好、文化基础扎实、有特长的孩子。现在,很多名牌大学和重点中学都非常欢迎有这些特长的孩子,无疑学校下工夫培养这些孩子,为他们将来的升学又多了一条宽阔的大路。私立汇佳中学招办副主任文宇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是民办学校的又一优势,比如汇佳是被中国高尔夫运动协会认可的高尔夫球授牌学校,从小学到高中每周都有高尔夫体育课,通过这门体育运动不仅能为这个领域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特色中小学学校基础氛围也重要
学校的氛围不仅指客观环境,也包括学习的基础氛围,这些对于学生都是有直接的客观影响的。各个民办学校所能提供的这种环境氛围也不尽相同,所以家长也可以根据不同择校侧重点进行选择。
在客观环境方面,张延芳说,他们学校从它的硬件和软件都体现了国际化的办学标准,是一个国际化的学校。办公楼都是多媒体的教学,里面带卫生间和饮水间,80平方米的教室只上语文、数学和英文,剩下的上什么课都要到专业的教室,比如说钢琴课有100间琴房,上课的时候一个学生一间琴房,一个老师辅导几个学生。学校的起点高,理念提得高,所以它的定位高,决定了学校整个的发展,起初甚至老师觉得对学校都不是很理解,但是它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吸引了这么多的家长,还有这么多人来光顾,就是因为它的理念和定位。郭秀珊则指出,他们的学校是仿江南式的园林建筑,学校比较大,但是里面的装修比较简陋。家长看了以后就觉得这就够了,干干净净就够了,不要让孩子太享受了,关键要看质量。所以,他们觉得只要学校办学理念夯实基础也能赢得家长的心。
白宝宁说,还有一个是基础文化的氛围,像高年级学生学《论语》,低年级学生学《三字经》。每天都要有背诵和诵读的阶段,而且要采取古诗文大赛,要有英语的展示活动等等,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学校每天晚上所有的班都要开活动课(琴、棋、书、画),当然在聘老师的时候也要有专项,棋类有国际象棋、围棋等等,实际上这些就把中国文化的基础在每天当中与孩子接触,并不一定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绘画尖子和书法大师,或者是高层次的人才,这是让学生都参与普及性的教育,营造基础的文化氛围。施华也说,国际学校有天然的资源,不单外教是班主任,而学生也是各国的语言都有,比如墙上贴的布置的专栏,有中文的理解、韩文和日文的理解,所以国际化学校像是一个“小联合国”,这是个非常好的语言环境和文化交流氛围。
●特色中小学教材选择不拘于应试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纲本,民办学校使用的也是不拘一格的,不少有能力的学校自己选择和制订教材,体现出独立的办学理念和思路。与公办学校比较,更加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也是能够使家长关注的亮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