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一纸论文何以扳倒韩国副总理 
实习生毕业论文剖析实习公司吃官
毕业论文出现芙蓉JJ被毙,个性也有
掀开博士答辩的遮羞布:论文答辩招
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 李宇春回母校

发论文硬指标取消 研究生为何仍热衷花钱买版面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1-17 10:47:52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资料图: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交毕业论文的日子,专门盯紧毕业论文市场这块肥肉的各路“枪手”异常活跃。如
果说以前还遮遮掩掩处于地下状态的话,现在则是抛头露面毫无顾忌了。中新社发刘兵生 摄

  版权声明:

  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当得知学校取消了研究生必须公开发表一篇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时,夏海(化名)非常高兴。夏海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个喜欢实践但不擅长写论文的男生。“我的兴趣和专长并不在于论文写作。取消指标之后,我会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夏海满脸愉悦。

  人大是今年7月份宣布取消“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的7所高校之一。

  而张萌(化名)就不像夏海那么兴奋了。

  张萌是华中某高校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事实上,这所高校也是今年7月份宣布取消硬指标的7校之一。但是,这个硬性指标的取消,并没有让张萌感觉轻松。

  奖学金评定引发论文大战

  据张萌介绍,她所在的院系对奖学金评定的方案如下: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乘80%,加上各种不同级别的论文加分。这些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和所加分数分别为:权威期刊,每篇10分;核心期刊,每篇6分;学报,每篇6分;其他全国统一刊号的刊物,每篇4分;增刊,每篇2分;院内部刊物,每篇2分。“当然,哪些刊物属于哪种级别都是由学院内部的学术委员会评定的”,张萌说。

  由于论文所加分数是直接加上去的,不像考试成绩那样要再乘以一个百分比,因此,论文发表的数量就显得格外重要。

  “即使你成绩再好,比如平均分比我高5分——事实上这也是很难的,大家在成绩上的分数差距根本不大,乘以80%后,也就只有4分了。如果我比你多发表一篇论文,就很可能超过你的总成绩。”张萌说,“事实上,如果没有发表论文,得奖学金的几率几乎是零。”

  据了解,这所高校的奖学金分为全额和半额,全额8000元,直接抵当年的学费,半额4000元。由于奖学金的金额不少,为争取拿奖学金,花一些钱买版面发论文似乎也很值得。“当然,有些好的刊物你想花钱买版面也买不到,但大多数刊物,只要你肯花钱,发表论文简直轻而易举。”张萌解释道,“一般发一篇论文要花300~600元不等,如果发了3篇,就很可能拿奖学金。发3篇论文最多也就花将近2000元,而半额奖学金就有4000元。这样算起来,也是很划算的。”

  张萌说,院里评定的奖学金覆盖率只有40%左右,为争夺奖学金,很多同学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而让张萌最看不过去的是,有些同学为了拿奖学金,想尽一切办法发论文。“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随便找一个刊物,很多居然是非专业的期刊,花点钱就发了论文。我们是学新闻专业的,而有些人为了拿奖学金,论文都发到什么计算机杂志啊或《当代经理人》上去了”,张萌感到闷闷不乐,她对学院的奖学金评定方法颇为不满,“奖学金评定跟论文挂钩自然不算过分,甚至还可以给我们带来研究和学习的动力。但现在的评定标准有些机械。不过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屑于用这种手段获取奖学金,宁愿自己掏学费。”

  狂发论文只为找工作

  “小天(化名),你好,来稿已收到。但由于我刊积压了大量来稿,很多评职称的文章等着发表,因此版面较为紧张。一般情况下,对于能收取版面费的文章,我们将会优先编发。你若有意,可拨打……”这是小天一个月前给某学术杂志投稿后,杂志社回复的邮件。

  小天是武汉某高校的研究生,正面临毕业找工作,筹划着用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

  “因为要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多一些选择机会,所以实习、发论文等都要顾及到。”小天说,“虽然有过工作经验,但是万一进不了公司,还可以去高校,而进高校就对发表论文有很高的要求,从质量到数量。”

  迄今为止,小天已经公开发表了7篇论文,花了1500元的版面费。“当然不是为了拿奖学金。院里的奖学金最多也只有1500元,我花的版面费都跟奖学金等价了”,小天说,事实上,院里并没有“学生必须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硬性规定,但班上很多同学都花钱买版面发论文,大部分都是为了找工作,追求一个比较优势。其中有个同学,在研究生期间一年就发表了11篇论文。

  “其实,研究生取消发表论文的规定对制止学术腐败没有一点意义,但是对学生有意义,学生没有了发表论文的压力。虽然已经没有了来自学校的压力,但找工作的压力依然巨大,因此也就迫使着我们跟随着这个大潮流走。”小天很无奈。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毕业生增22%需求降22% 明年就业形势仍严峻
下一篇文章暨南大学举行黄炎培、廖承志等六先贤铜像揭幕式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