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决定调整游就馆部分涉及中国的 | |
·法国媒体: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加深外交危机 | ·日本靖国神社陷入财政危机 |
·靖国神社陷入财政危机 | ·安倍晋三:8·15不拜靖国神社 |
·小泉选择“八一五”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能 | ·美高官称美正在密切关注小泉参拜靖国神 |
·日本官房长官安倍表示将继续参拜靖国神 | ·日本官房长官安倍表示将继续参拜靖国神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李缨受祭司启发解码靖国神社
李缨之所以能获悉靖国神社供奉的就是一把刀这个“大秘密”,和他十年来始终坚持收集并研究各种有关靖国神社的历史、文献资料紧密相关。
“这十年,凡是和靖国神社有关的书、资料、影像,我都千方百计的收集、查看。”从《靖国神社百年史》到某个学者写的哪怕一篇极短的小文章,只要与靖国神社有关,李缨都会收集来看。有些图书馆并不对中国人开放这样的资料,他就请日本的同事们帮忙去借阅。
2005年的某天,也就是在自己收集到的一些靖国神社内部的小刊物上,李缨发现了一个靖国神社退休的大祭司写的回忆录。在这篇不长的回忆录里,祭司详细描述了靖国神社为新入选的“英灵”“招魂”“安魂”的全过程。
就是从祭司这篇短短的文章中,李缨知道,靖国神社供奉的就是一把军刀,所有的“亡灵”的灵魂通过唤魂和招魂仪式都被附在这把刀上。这把刀放在神社最秘密的地方,就连大祭司也不可能看到“真颜”,即使清洗时也被白布包着。
后来,李缨从《靖国神社百年史》中读到,这把附着246万“亡灵”的“靖国刀”是在1869年,靖国神社的前身——“东京招魂社”成立之初,由民间刀匠奉纳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武士道精神,纪念军魂。
“这把刀和后来靖国神社成立的手工刀作坊的军刀一脉相承。霎时间,日本军人拿着军刀参拜,在中国拿着军刀进行砍人比赛……所有与军刀有关的形象都涌向了我的脑海。”
“靖国刀”成了李缨解码靖国神社的突破点,李缨有一种幡然醒悟的感觉,“这把刀几乎可以说明一切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像日本这样,依然保存着这样大一个战争的‘精神圣殿’,至今没有对战争进行全面反省。”
《靖国神社》片长两小时,李缨收集、拍摄的素材是200小时。最终影片用“靖国刀”串起来。他的这个视角让很多有良知的日本人感觉到很不安,很震撼。日本最著名的纪录电影导演土本典昭看过片子之后,找到了李缨,告诉他,这部电影肯定会令日本人不舒服,但却是日本人不得不看的、富有宽宏的思想性的、令人深思的成功杰作。
意在“反战”而非“反日”
日文部省下属基金会:即使有异议也不撤资
尽管被日本个别媒体贴上“反日电影”标签,但日本更多的电影人和文化人为保证《靖国神社》的正常上映,已决定组成《靖国神社》的声援团体。这很让李缨欣慰。
这部电影还获得了“日本艺术文化振兴基金会”提供的750万日元的赞助。每年都有非常多的影片向这个文部
《周刊新潮》指责“基金会”,认为他们“拿日本国民的税金资助这样的电影是不能容忍的”,要求李缨退回资金。
“基金会”的回答却是:“纪录电影多带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政治性。对于《靖国神社》,我们也曾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但是,评委会最终决定对之予以资助;在影片完成后,经过确认,我们认为电影与原来的企划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导演的作家性和创作权,即使有异议也不会横加干涉,提出强加的修改意见。”
获得资助,李缨本人也是非常意外的。去年申请资金的时候,影片后期制作资金极度短缺,大家其实也是报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来“碰运气”。
整个拍片计划都需向基金会作详尽的书面汇报。他们并不清楚基金会具体怎么运作,李缨甚至自始自终都没有和基金会的人有过正面接触。现在,李缨已经拿到了这750万日元的赞助,用到了影片的后期制作上了。
摄影师为寻求真相参与《靖国神社》团队
回国路上李缨接到《靖国神社》的摄影师打来的电话。这位已经六十多岁的日本
日本摄影师的父辈是二战老兵。他母亲的哥哥,就作为“英灵”,和另外246万多“英灵”一块,被供奉在靖国神社,但舅舅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被供奉在靖国神社,怎么被供奉的,摄影师并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他。
两年前,看到李缨已经拍摄的一些关于靖国神社的影像素材,“他非常受刺激”,这些都是过去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日本人穿着二战旧军服参拜,参拜者发表各种观点……这些日本媒体从来没有报道过。“日本媒体报道参拜,通常都是从战争遗属的感情出发,表达遗属们思念亲人的情感故事。”李缨说。
想了解真相的摄影师加入了《靖国神社》团队。最后制作出来的影片让摄影师非常震撼,“他很不安,但他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这种不安,他只好一遍一遍地看影片。每次放映,只要他有时间,都会去看,最少也有十几次了。”
作者:邓艳玲 吕家佐 责任编辑:中网资讯
下一篇更精彩:假赵本山向真赵本山磕头(图)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