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个小孩子的爱情
其实我们在关于“小时候的糖果”的话题里已经提到过,女孩在此时提出分手并不是真正想要分手,只不过是试图通过这个过程获得更多的“安抚”。
而她所遵循的模式就是:“我想要,但是我不说!……要你猜……猜不到就是不爱我!”
这个获得爱的模式对于许多人都是特别好使的,但是前提是对方是能够给你“糖果”的人,也就是那些在两性关系里习惯扮演“照顾者”角色的人,用TA交互分析理论来说就是“照顾型父母”能量比较高的人。
而此时的女孩遇到的男朋友恰恰不是一个“照顾型父母”能量特别高的人,而是一个“顺从型儿童”能量更具优势的人。这种人的特点就是习惯性的接纳和隐忍,更多的去扮演一个顺从者、执行者的角色,没有太多主动去争取和挽回的行为和意识。
摊上这样一个“不识趣”的男朋友一起演这场戏,女孩稀里糊涂的被晾在了一个“里外不是人”的状态当中。但是这根本原因还是归结为她自己先为男朋友搭起了这个台子——大家都是自己做导演,凭什么非要按照你说的来演?
之所以她会搭台子,就是因为女孩自己是一个体内“自由型儿童”和“顺从型儿童”两种能量都比较高的人——虽然会去主动争取,但又无法做到开诚布公。所以说,看上去因为出差而跟男朋友闹分手的做法有些无理取闹,但是对于依然在父母(理想的男朋友)照顾下撒娇的小孩子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