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引言:高圆圆身上社会人的属性太少,她的纯良、美好是回归传统式的,有一点点像旧时的女子,这让她身处的女人“爷时代”,以及这个行业都显得稀缺,让人想极力保护。她也提供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从来不做无端的期望和规划,对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抱持随遇而安的心态,甚至有些些迷糊。这种随意性反而令她时时与幸运相伴,不争并未有让她错失什么。 ——心灵咖啡网
高圆圆身上社会人的属性太少,她的纯良、美好是回归传统式的,有一点点像旧时的女子,这让她身处的女人“爷时代”,以及这个行业都显得稀缺,让人想极力保护。她也提供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从来不做无端的期望和规划,对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抱持随遇而安的心态,甚至有些些迷糊。这种随意性反而令她时时与幸运相伴,不争并未有让她错失什么。
姿态在她心中
快餐文化横行的时代里女明星的职业生涯短暂而残酷,谁不是一步赶一步,每一步都不敢松懈?但是高圆圆敢,她在事业上升期敢于一年拍一部戏,她并不害怕和这个世界失去联系,失去人气甚至声名,她身上没有这个时代的慌张。她的坦然也不是因为自信,她只是踏着自己的节奏在生活,行业的规则在她面前是失效的。
高圆圆天生不善交际,来到今日,她也不觉着这是演员这个职业所必备的技能。有关系特别好的导演抱怨她“不懂事”:平日里从来不打电话,不约吃饭……她只是笑。有时候,角色确定之前,演员多跟导演接触,熟悉下是有帮助的,但此番类似“推销”的行为她尽量回避着。
高圆圆永远也学不会“上赶着”,甘心地做一个“被选择的结果”,不需要一点勉强,于己于人,她只愿水到渠成,只想合适,不想“高攀”。但她并不觉得这就值得夸耀,“我很多同学在广告公司做销售,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别人打电话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这真的是件无可厚非的事。只是我性格不习惯这样做。”当很多明星和真正的生活隔着距离,存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障碍”时,高圆圆有份难得的清醒。
姿态在她心中,得到一件东西的过程和方式,比这件东西本身更让她在意。
所有的事儿都是跟自己有关
不知道谁说过,娱乐圈就像是个大染缸,演员生活着啊,总像在里面不停地游。高圆圆一听到别人说娱乐圈是大染缸,她就颇为气愤。她的反应演员倪妮感同身受,“以前作为旁观者我也曾以看笑话的心态看这个圈子,自己置身其中后,才发觉自己以前是多么无知冷酷。”
“我就觉得首先说这些话的人,一大半都不是这个行业的人。”高圆圆不无愤怒地说:“如果说这个话的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人,我也不知道你到底经历过什么事儿……”高圆圆始终坚信事在人为,所有的事儿都跟自己有关。
有时候想想,是呢,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美丑善恶真如赤橙蓝绿一般随意呈现在这个大缸子里。当然有的是非也会如三原色那样一目了然;但更多的还得靠演员的耳目与心灵去辨析。于是,演员们得学会“游泳”,尽量地让自己亲仁近义,那番就终会耳濡目染,“近朱者赤”了。如若生就了一对“色盲”的眼睛,那在这个大染缸里难免就“近墨者黑”了。
圆圆也是花了好些时间才学会在这个大缸里游泳,如今,“你接触了就知道,她的生活状态、知识结构、价值观特别不像演员,她是个有文青气质的人。”
心理引言:高圆圆身上社会人的属性太少,她的纯良、美好是回归传统式的,有一点点像旧时的女子,这让她身处的女人“爷时代”,以及这个行业都显得稀缺,让人想极力保护。她也提供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从来不做无端的期望和规划,对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抱持随遇而安的心态,甚至有些些迷糊。这种随意性反而令她时时与幸运相伴,不争并未有让她错失什么。 ——心灵咖啡网
#FormatImgID_2#
她是思想在舞蹈,身体却在笨拙行走的一个人
有人问三毛,你认为的代表作呢?三毛回说:“是全部呀!河水一样的东西,慢慢流着,等于划船游过去,并不上岸,缺一本就不好看了,都是代表作。”对于同样的问题,圆圆的态度和三毛是一致的,“我想起我的那些角色,陪着我笨拙的磕磕绊绊地成长,少一个也不行啊!”不过,《南京!南京!》于她真的是太重要。
“有一个撒泼打滚、胡说八道的我”。这一面圆圆始终不肯在大环境里示人,但在拍摄《南京!南京!》时却一度呈现。她和人争论,有几次近似于咆哮,对方的震惊大过于愤怒,斯文淡定、和人保持距离的高圆圆哪去了?“我知道我那个东西在那,一旦打开了,黑暗的、消极的、灰色的、刻薄的、会伤害别人的……”这是人人都会有的但又不愿意去面对的东西。
她伤害别人之后,用来道歉的时间比她伤害别人的时间长得多。于是,她又回复到外表温驯、懂事,内心拧巴、纠结的状态里。拍《青红》的时候她也纠结,不过并未太走心;再之前的戏,她年纪小,更多是凭着一股原始的冲动。不像最近这几部,越来越需要沉浸,她也越来越体会到做演员的“辛苦”。
她所说的“辛苦”,大抵是指对另一个自我的接纳。“很多时候,你花了很多时间接纳了一个新的自己,来不及放弃,却又不得不告别。”一如陆川说的,她是思想在舞蹈,身体却在笨拙行走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