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娱乐生活>综艺新闻>

神配音演员季冠霖走红 配音演员一集几百块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3-03-14 10:24:11

  到了90年代,香港电影一直走下坡路,产量降低,但随着九七回归,有些媒体对国语配音的需要又在增加中。“香港的配音行业,加入的新人很少。配音演员酬劳高低不一,有些能够买房买车,也有租着房子工作量不饱和的。所以,配音行业并不是越来越蓬勃,而是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现在很多人用‘黄昏’、‘没落的产业’来形容配音,其实并不准确。”

  平衡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稳定,叶清说,当年一些人移民到国外,这些年又回流,像张济平又从加拿大回港重入配音圈。有些人一直在坚守,像于小华,她在《上海滩》里给冯程程配音,现在还在从事国语配音工作,陈玉美、林晓萍、孙燕超等前辈也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这些年进入配音圈的新人也不少,包括周莹、许秉珩、赵冰冰、陈咪娜、周筠。他认为,虽然香港非常商业化,但很多人坚持做国语配音,是发自内心把它当成艺术来热爱。事实上,虽然地域文化不同,但很多内地同行跟叶清的观点是一致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地配音演员说,配音是个很难带来名利的职业,关键要看是不是真的爱它。如果想多赚钱,他就会去多配电视剧。但他也会有意识地去配一些能在灵魂上产生共鸣的电影,只是希望在多少年后,还有人会翻出来看看,精神上能聊以自慰。

  对于未来,叶清很乐观,他认为香港电影最大市场在内地,每年有大量港片需要配音,这两年内地电视台也很喜欢请香港配音演员参与制作节目,加上网络时代对声音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香港配音圈的活力不会丢失。 赵喜斌 J209

  内地明星演一集几十万

  配音演员配一集几百块

  近年来,内地的影视剧产业快速膨胀,演员群体也急速扩大,但人员参差不齐,也导致了一些作品不可避免地粗制滥造。有些明星没有经过严格台词训练,幕后的配音演员成了他们声音形象的“矫正器”,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辛酸苦辣。为了维护台前明星的“声誉”,不给幕后配音演员署名甚至成了行规。

  “我能配院线影片的主角,我很开心,我不在乎多少钱,这是我职业的诉求,是一个证明。”一位著名配音演员正在为某大片配音,因签了保密合同,不能透露姓名。他说,十几年中,国内外的影视剧拍摄方式、风格都在改变,配音行业也在变。“八九十年代,我们配港台搞笑片的演员还是很少,但是在2000年之后,配音演员再不能去配这方面的电影,你就被潮流抛弃了。”

  在大陆,很多配音演员为一部电影配音后, 好的能拿到的报酬为一两千元,一般也有几百元的情况。而对于影视剧演员来说,片酬几十万一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由于隐身幕后,配音演员的很多权益都无法保障,由于普遍都是自由职业者,工作时常常没有一纸合同。采访中一位配音演员现身说法,曾经有一个大腕儿演员找他配音,按当时的行价一集电视剧250块钱,但配音演员最后点钱时发现是按一集150元的标准给的,回去讨要却被演员指着鼻子大骂,“你凭什么值250。”当然,这事在配音圈里传开后激起公愤,但欠薪是无力追讨的,时隔多年,这位配音演员还不禁自嘲,“想想我当年还真是250,这么大腕儿的演员都敢得罪。”

  在日本,配音演员被称做“声优”,他们有专门的公司包装、打理,很多人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了偶像明星。但在中国,配音被视为夕阳产业,很多业内人觉得,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场拾音效果将越来越好,配音演员终将被时代淘汰。但如今影视配音圈新生代一姐季冠霖不这么认为,她说:“我觉得,会被淘汰的是脱离时代的配音,时代在进步,有时候人是很难克服时代的,包括现在我们这一代新人,也终有被淘汰的一天,但配音是门艺术,总会有新人继往开来的。”

作者:  责任编辑:刘辉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