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艺术
两岸三地谈
台湾三十年没涨薪水 石班瑜“兼职”做导游
冬日的北京,中午的阳光穿过薄雾,带来丝丝暖意。在朝阳北路的大悦城外,一个身穿黑色羽绒服、头顶棒球帽的中年男子站在街边。他丝毫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只要他一开口,就立刻会有人围拢过来。“你好,我是石班瑜。”中年男子伸出右手。
50多岁的台湾人石班瑜是周星驰的御用配音,他由1990年《赌侠》开始,为周星驰的片中角色配音,再到《大话西游》、《少林足球》、《功夫》以及《长江七号》。
说到配音行业的现状,石班瑜顿了一顿说:“我不会讲好听话,台湾的实际情况是我进这个圈子30年,但是从我入行前的10年到现在,一共将近40年的时间,录一部30分钟的卡通片的薪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1985年我配一集电视剧的价钱,到现在还是这样的。但是其他行业的工资已经涨了几十倍了。”石班瑜叹了一口气。
“强势的是想赚钱,弱势的是在赚理想。”石班瑜将台湾的配音演员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为生活的群体,一类是为理想的群体。“比如为电视剧配音,主要目的就是赚钱,一个下午就可以录两三集。我个人现在很少参与像韩剧的配音,固然这个钱很好赚,但是配音出来后没有成就感。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在配音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东西出来。我们就是弱势,一年可能只接两三部片子,但是都很有成就感,我很享受其中的过程。与其配那种没感觉的东西,我还不如去带团,游山玩水还可以挣钱,但是配音是我这辈子的最爱。”
说到带团,这是石班瑜这些年找到的副业。三年前,石班瑜变身成为一名台湾导游,对于改行当导游的原因,石班瑜显得有点无奈,配音价钱压低、市场不景气、配音环境因为竞争而越来越糟,以及不尊重配音的专业性都是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50岁的他对自己人生新的规划,“在录音间中有不见天日的感觉,当导游可以出去游山玩水,我也把自己当成游客。不同的时间去,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抱着一种欣赏的心态,重温几十年没去的地方,感觉很好。也是体验另一种生活,现在已经有人把旅游团给我预约好了,忙完了配音,我就要去带团。” 赵喜斌
香港国语配音演员 全职加兼职只有四五十人
香港配音演员叶清在《无间道》为刘德华配音,在《2046》中为梁朝伟配音,也曾在多部TVB的经典电视剧中为主角配音。
叶清是偶然间走进配音行业的,他十几岁时随父母从上海移居香港,所以普通话非常标准。到港后不喜欢加拿大领事馆工作的叶清兼职做过游泳教练,“但是觉着不是长久之计。一次,妈妈的朋友介绍,说有一位配音导演想找年轻的声音,后来经过介绍就误打误撞进了电影配音这一行。”
“现在配音是等待蜕变和转型的时代,是最坏的时间也是最好的时间,如果不好会被演员和字幕逐渐取代。”叶清说,目前在香港全职和兼职配音加在一起有四五十人。配音可以很合理而健康地存在,但是要看行内人和未来入行的人,有没有积极的心态去钻研,甚至将它推到更高的高峰。“现在很多配音作品出来之后,没有原版的好,那么人家当然更愿意采用原版或者字幕。如果都抱以混的心态,配音行业内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这个行业也就离没落不远了。”
“六七十年代就有很多配音演员,那个年代人才大多是从内地或者台湾去香港,当时电影的对白都是配音完成的,包括李小龙的电影。”叶清说,到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那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电影导演,也有很多的配音演员,“很多人都来自其他不同的行业,比如龙虎武师或者戏曲行当,导演一看,普通话说得还挺标准,试试配音吧,做着做着就成了配音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