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陈蔓一改常规,不再呼朋唤友地热闹,每天下班后,一个人驱车回家,时间不长,肖扬的摩托便到了。两人一起做饭、散步、看DVD玩电脑游戏,有时彻夜谈心,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说她在婚姻中是被动的,丈夫很爱她,也很宠她,什么事儿都让着她。她当时就是看中了丈夫的憨厚诚实,她不缺钱,也不爱钱,钱只会使男人变坏。
至今她丈夫手中也没有多少钱,他只花自己不多的工资,不抽烟不喝酒,那点儿钱还常能剩下给她买点礼物。肖扬静静地听着,越听心越疼。他曾对她提出婚姻的要求,但她说:“这样不是挺好吗?”肖扬知道陈蔓不像自己那样爱得不能自拔,她很独立,谁也控制不了她,她坚持不许肖扬在家里过夜,无论多晚。但肖扬依旧很幸福,与如此貌若天仙有气质有品味的女人耳厮鬓磨,哪个男人会不陶醉呢!
这样在幸福和心疼中又过了半年,一次必然的事件使肖扬决定结束这种生活。
那天快下班时,陈蔓递给他一张纸条:“你别去,我丈夫回来了。”肖扬这才想起自己的身份。半年来和陈蔓卿卿我我,俨然以男主人身份自居,直到今夜,肖扬满腹惆怅漫步海滩,海风平展展掠过海面吹到脸上,才忽然清醒过来,原来一切的一切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他终究只是一个公司小职员,他的痴情浪漫与豪宅娇妻不过是海市蜃楼,随着陈蔓丈夫的出现,立刻土崩瓦解。如此,还有何意义?
遥望市区万家灯火,一盏灯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温馨的故事,这当然包括陈蔓一家。她在享受久别重逢的喜悦时,是否想着孤独无助的他?这是否就是肖扬最初的追求?面对黑沉沉的大海,肖扬陷入了沉思。
那一夜后,肖扬失踪了,没留片言只语。同事中有人问起肖扬,陈蔓不置可否。细心人发现,自肖扬走后,精明干练的陈蔓仿佛有心事。陈宅依然空旷,却无人再受邀请。
离开青岛的肖扬辗转几个城市,换了至少4个工作,最后落脚家乡济南,在父母资助下开了一家自己的制版公司。制版业和电脑界总是息息相关,他努力避免着,又不得不时时听人谈起那个响亮的名字。没有人知道,那个被大家崇拜得近乎神明的女人,是他永远的心痛。此时网络泡沫经济开始涌现,制版业颇受牵连,举步维艰的肖扬在精神和事业双重压力下迎来他回家的第三个春节。年初一,他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
电话是苏润儿从广州打来的。苏润儿和肖扬是大学同学,一个长发飘飘的精致女孩,两人曾有过一段亲切的交往,毕业后各奔西东。“你还好吗?”苏润儿用一种略显疲惫的声音说,“毕业后几年,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她,就让我们重新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