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娱乐生活>电影电视>电影资讯>

两版《何以笙萧默》 男女主角百变造型对比(3)

来源:中网资讯娱乐 时间:2015-05-08 18:51:55

  顾漫的小说《何以笙箫默》,被视为玛丽苏小说,如果从人物的爱恋生物链来看,它的确逃不掉这种嫌疑:它的爱恋生物链是金字塔式的,所有人都爱何以琛,不论是女人还是男人,不论是男老师,还是男秘书,而这个被所有人爱慕着的何以琛,却独独深爱着赵默笙,甚至为她守身如玉达七年之久。

  这种金字塔式爱慕传导,把赵默笙的魅力放到了最大。这也是这类故事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不去描摹主人公的魅力,而是描摹她的爱慕者的魅力,而他们往往无条件地爱着她,其意自明。《五十度灰》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给女读者们提供了代入动机。

两版《何以笙萧默》 男女主角百变造型对比

  而电影《何以笙箫默》却在这个构架上,强调了“失去”,从那英演唱的主题歌《默》,到电影中的桥段设计,都渗透了“失去”的恐慌。这是以成年人为主的制作班底,和“从没谈过恋爱”的小说作者之间的区别。

  电影里赵默笙和何以琛之间的联系,脆弱而柔韧,他们有种青春多血质似的冲动,说分开就分开,说离别就离别,而且长达几年。

  就像法国电影《两小无猜》,男女主人公自小就制定了一套游戏,当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敢不敢”的时候,另一个人必须说“敢”,一个铁盒子是游戏的见证。敢不敢分离?敢。他们于是分离了整整十年。他敢不敢伤害她?敢。他娶了别人,还邀请她做伴娘。总之,什么都敢,就是不敢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得到就是失去的开始,因为“爱是爱消失的过程”——杜拉斯的话。

  “失去”成了《何以笙箫默》的最重要议题,也给它提供了时代立足点,在现在这个世界里,得到如此容易,“失去”也是分分钟的事。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都市里,都市给欲望提供了几千万种实现的可能,也就提供了几千万种失去的可能。

两版《何以笙萧默》 男女主角百变造型对比

  “失去”变得如此庞大,无力抵抗,但每个人都在惧怕失去,每个人却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就像赵默笙和何以琛那样,无法克制自己的脾性,消除误会,也无法在沟通的可能到来时,做出一点温婉的让步。所谓“爱不将就”也就成了两个人在面对失去时,最坚硬的抵抗——他们甚至不愿意得到。

  所以,影评人长凤新说,为什么《何以笙箫默》里,“会有那么多特写、逆光、柔光、音乐,它们都是营造这个童话世界不可或缺的要素。就如同电影中为什么已经十几年没下雪的上海突然飘雪?那只是因为何以琛刚刚说了分手。”面对失去,天怒人怨,但却无能为力,这是《何以笙箫默》在一片浮华中给出的隐痛,这点隐痛,时时露头,又时时被浮华掩盖,像花心里的蝎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红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