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何以笙箫默》最大的问题是太急于讨好观众,太急于做一款服务大众的廉价商品。影评人王玉年说,该片拍摄之前,主创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和分析,锁定了目标人群需要的商业元素、影像风格,然后针对这些市场需求制作了一款“商品”。但电影毕竟不是纯粹的商品,还需要创作者提供一个好故事。
想看文艺片却没有排片场次
与《何以笙箫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闯入者》和《念念》首日排片场次少得可怜,均占全国总比例不到2%。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么一点的排片场次,还基本安排在早上和午夜凌晨的最差时段。很多影院压根儿就没有给这两部电影排片,以至于一些想看《闯入者》的观众抱怨,不知道到哪里去看这部影片。
面对惨淡的排片场次,王小帅导演向观众致公开信,希望观众能够支持《闯入者》,认为“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他在受访时抱怨影院经理不给排片,甚至比喻说,“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张艾嘉导演也通过微博发表回应,表示“我接受票房的事实,但我不认为这是失败。感谢所有相信真善美的同路人。”
对《闯入者》的排片场次被严重挤压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60后和70后可能会喜欢该片,但这片显然不是主流年轻观众的菜。电影分析专家陈昌业称,《闯入者》还是“三线建设”的时代大背景,而主力观众80后、90后是没有“三线记忆”的,王小帅虽然采用悬疑的叙事方式,但焦躁的观众大多无法适应他那冷静、隐秘的镜头语言及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表现手法。
文艺片真的很悲剧 狗血电影反其道行
不过,看过影片的观众对《闯入者》纷纷给予好评,时光网的打分也高达8分。“前阵看一部青春片让我很生气,《闯入者》让我感觉自己确实是在观摩一部电影,而非其他影像的玩意儿。”有观众说,这部影片入围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本身艺术价值不低,也是一部有良心有情怀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