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地首部两岸联姻题材的爱情喜剧,《大喜临门》中许多两岸文化的碰撞,国语腔pk闽南话,两地各自婚俗传统的展现等桥段,都成为让观众大开眼界的精彩笑点。因此也有观众评价《大喜临门》是一顿满汉全席,“不同口味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喜欢的桥段。”
从《绣春刀》里单纯率性的靳一川、《纸婚》中温柔温雅的管桐,《假如幸福来临》里机智果敢的罗成,李东学在“果郡王”之后,在大小屏幕上诠释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这一次在《大喜临门》里,他则变身为鬼马搞怪的内地女婿,与岳父猪哥亮的翁婿大战搞笑中透着温情,喜剧功力令人惊喜。
李东学坦言喜欢体验不同的故事,“这部戏有生活支撑,它的戏剧冲突是由两岸生活错位产生的,没有那么夸张、狗血,爱情之外同时融入亲情,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水准的喜剧,所以它出来的口碑还是蛮好的。”他说就是希望多尝试不同的风格,让观众看到更多面、更不一样的李东学。“如果观众还是习惯叫你果郡王怎么办?”他从容地回答:“他们叫我什么都可以,以后我会有更多的名字。”
《大喜临门》爆笑不断 除小清新还有重口味
开年必看喜剧《大喜临门》的八大理由
NO.1 台湾除了有小清新,还有重口味
电影《大喜临门》致力于站在土里为大家搞笑,完全摒弃以往台湾电影小情小爱小清新。“未婚先孕”、“同居试婚”、“女大男小”等社会话题,配以 “床戏”、“舌吻”、“卡油”画面。全家一起开黄腔,见招拆招“说我难搞,你搞过是不是?”。九十岁奶奶跟孙女讲述自己婚礼初夜;女婿与岳父划拳输了挨打,赢了只能睡猪舍。
NO.2 婚礼习俗不同笑点不断
两岸婚俗不同是整部戏的精髓,台北的订婚宴吃到一半要把新郎全家被请走,表示满意婚宴。北京的婚宴在拜堂之前,要坐在斧头上寓意坐“福”。台北的礼金要六万六双数讨吉利,北京的礼金要一万零一万里挑一。因为礼数的不同导致的两家纠纷最终都会因爱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