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调控今年迎来了力度最猛的一只靴子。从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信号,再到政策出台,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包括土地、信贷、税收等政策组合拳快速打出,伴随而来的是,4月以来多地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出现不同幅度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明显反弹。
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居民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从60%调整为40%。此外,财政部通知,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对于此次房贷政策的调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朱光表示,此次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下调至四成,力度较大,超出了此前业内人士的预期。
中国楼市现状
同时,此次的楼市调控措施,密度也非常大, 3月26日,国土部等部门还发布通知,楼市供应过大的地区要减少土地供应,这可能是2008年之后的最大力度、最密集的调控行动。
中国楼市复苏
虽然在“330新政”出台后,各主要城市的库存压力均有所缓解,但压力却未得到根本解除。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可售住宅面积仍分别维持在1051.09万平方米、1243.41万平方米、955.83万平方米和349.28万平方米。二三线城市方面,南京、苏州等地的可售面积也分别达到676.15万平方米和784.71平方米。其中,上海等地的库存量还有所增加,去库存形势不容乐观。业界认为,楼市新政未来能否助推住房市场全面走向复苏,现在还言之过早。因此,中国人买房的需警惕十大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