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向安倍传授“和解精神”:向中国道歉吧
美国媒体发表题为《德国给因历史问题而分裂的亚洲提供的经验》的文章。文章提到,当德国领导人这些天访问日本时,此行重新激发了许多亚洲国家对建立地区政治联盟的兴趣,就像德国在二战后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建立的那种。然而在存在多重对抗关系以及对历史的长期记忆的情况下,亚洲仍远远不能实现和平联盟。
在访问东京期间,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确提供了德国在和解“工作”方面总结的经验,而正是和解带来了欧洲联盟。
她提供的重要经验是,德国感激诸如英国和美国等前对手在1945年后作出的和解的“慷慨姿态”。也许最伟大的原谅之举来自法国,这使得这两个邻国能继续保持亲密关系。
默克尔提供的另一条经验是,“德国准备好公开、直率地面对我们的历史”。她的言外之意就是,日本应学习德国,对当初的受害国作出道歉,对中国作出道歉。她举了几项重要举措为例:
在访问东京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确提供了德国在和解“工作”方面总结的经验。
首先,同盟国坚持要求德国认真面对纳粹犯下的暴行。
其次,1985年,时任总统里夏德·魏茨泽克发表了演说,呼吁经历过第三帝国的德国成年人进行自省,关于他们知道的,他们忽视的,以及为何他们保持了沉默,尤其在其犹太邻居被带走的时候。这次演说是对个人道德净化的呼吁,至今仍在德国人中留有回响。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第三,默克尔建议,对待战争回忆的过程“必须脱离社会”,暗示强加于人的悔悟并非真正的悔悟。她说,通过总结历史,比如大屠杀的“罪孽”,德国人能够具备与其邻国和解的前提。
第四,她引用魏茨泽克给德国人的建议说,战争结束除了让德国的受害者从纳粹政权带来的恐怖中解放出来外,应将战争的结束视作自己的“解放”或自由。
这些经验并非全都适用于日本或其邻国。战争和战后条件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但默克尔的大多数建议倚重于她所说的“和解精神”。对于亚洲的许多人而言,这种精神也许并非自高层开始。相反,在像德国领导人访问日本这样偶尔的提醒之下,人们可以开始学习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