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乌克兰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措施的变本加厉,也是最终促成中俄在政经、军事、能源、投资、人文与科技领域的合作关系升温的重要一环。根据之前观察者网推算,目前中俄双边贸易额已达到1千亿美元,如达预期,5年后可能突破2千亿美元。有媒体观察到,从去年底普京公布第11次的国情咨文来看,已经清楚呈现出俄罗斯重返强权的蓝图与“近交远防”、“拉欧制美”、“重返亚太”等3大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包括中国、印度、越南、朝鲜、蒙古在内的26国元首或政府首长承诺出席5月9日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二战胜利红场阅兵典礼,正是凸显普京“近交远防”的布局呈现。再者就是,俄罗斯加入北京主导的“亚投行”,更体现出普京战略东移的意图。正如个中的观察者所说,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俄罗斯的东向政策,目前已出现战略交汇与对接的迹象,为中俄未来的共同发展创造历史机遇。北京坚信,“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是为打通欧亚大陆的通路,既有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也能为中俄建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基础。美国军事战略调整
当然,如此这般格局的形成,也是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分不开的。首先中国不愿意受到美国的战略围堵,再者普京更不满北约持续东扩,减缩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区。据分析,为了改变美国的战略意图,中与俄从去年5月开始到今天,已在东海与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多场军事演习,包括这次中国成为首个俄制S-400型导弹外国买家,中俄也在加速“苏恺35型”战机交易谈判。
两国间的合作频率的加紧,正显示出两国对亚太安全情势充满了担忧。军事合作是一个方面,中俄两国高层建立的政治互信机制,则为上述合作提供有力的保证。固然两方仍强调两国间的合作,属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凸显意识形态,双方追求的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援、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合作。
中俄关系持续升温
窃以为,双方之所以达成上述共识,或与中俄各自的战略考虑密不可分。也就是,竞争归竞争,中俄关系重要,中美关系同样不可或缺。目前,无论从地缘政治角度或经贸互动规模而言,中俄关系仍较中美关系略逊一筹。
至于习近平与普京之间的战略互动远远大于与美国领导人之间的互动,一个是美国的因素,另外一个,用习近平的话说,那就是邻居家办喜事,我们当然前去凑热闹。中俄是近邻,促进双方更多的见面机会,当然也是必然的事。再者中俄间的战略互助,对于虎视眈眈,又常常不怀好意的美国而言,同样具有震慑力。何况近年来中俄之间的频繁互动,已经让两国形成了某种机制。如今年可能发生的:5月9日莫斯科举行的阅兵、7月参加俄罗斯“金砖五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9月3日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11月土耳其安塔利亚召开的G20峰会或11月菲律宾召开的亚太经合会议,两国领导人可以随时见面,随时达成各类重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