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上,他俩选择了一块绿色的平地,一鼓作气飞了下去。飞机肚皮在地面上磨擦30米后,终于停了下来。他俩跳出飞机,看到眼前是黄豆地,飞机前五六米处就是一个大沟。再看飞机,螺旋桨触地弯曲了,机身肚皮局部擦坏,但其他部位都还完好。两人总算松了口气:飞机保住了,人也没有受伤。前来迎接他们的解放军官兵看到他们冒险迫降的场面,也十分震惊。1988年刘铭三撰写回忆录时,对当年迫降的惊险场面仍记忆犹新。
二、驾机起义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国民党金马前线少校作战指挥官郝隆年。
1955年1月12日,郝隆年驾驶一架c-46型战机从台中机场起义。当时机上还有少校作战参谋王钟达、机工长唐镜。为了避免雷达的跟踪,防止国民党战斗机的追击,郝隆年将飞机冒险下降到离海面仅20多米,进行超低空飞行。然而,他们还是遇到了国民党军舰高射炮的猛烈攻击,飞机被击伤。
摇摇晃晃的战斗机在海面上艰难地飞行。郝隆年沉着应对,驾驶着受伤的飞机义无反顾地飞向大陆福州机场。没想到,在福州机场上空,又误被人民解放军地面枪弹击中。九死一生的郝隆年全然不顾枪林弹雨,将飞机对准跑道,果断地降落在福州机场。搞明真相后,他们受到了机场解放军官兵的热烈欢迎。
三、国民党“克难英雄”何伟钦驾机起义,使国民党当局大惊失色。
1955年5月18日,何伟钦驾驶一架f-47型战斗机从台湾屏东机场起飞,在广东海丰县的一块田野上迫降,起义成功。
新华社当天播发消息说:“何伟钦驾驶f-47型战斗机一架,在5月18日下午4时15分起义飞返祖国大陆。当他驾机在广东某地着陆后,受到驻在当地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国民党当局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党国精英”怎么也会投向共产党一边呢?
何伟钦的确是“党国精英”。他曾是国民党军第五届“克难英雄”、国民党区党部委员、台北空军总司令部第二情报署的中尉情报参谋、国民党空军第三大队七中队的保防军官,算得上是上司信得过的“红人”。然而,国民党当局并不了解何伟钦的内心情感。30年后,何伟钦老人回忆说:“1942年,我年方17岁。日寇入侵,家乡沦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辗转到达江西赣州,考入了国民党空军军士学校。后被分派到中国远征军空军第一大队三中队,直接参加对日作战,曾多次出击、轰炸侵缅日军。日本投降后,1945年9月,再考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27期,学习飞行,屡遭官长、教官的讽刺挖苦和凌辱折磨,深感不满。1948年秋,我秘密阅读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使我开始懂得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才能建立新中国。”
1976年8月11日,何伟钦在国家体委安阳滑翔学校工作时,为抢救国家财产,勇赴火海,全身烧伤面积达90%。后经国家组织全力抢救,何伟钦转危为安,并重返蓝天,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1956年1月7日,台北飞行社飞行员韦大卫、业务员梁枫和事务员翟笑梧,驾驶蒋纬国的旅行游览专机a-170a型飞机起义成功,引起台湾当局极大恐慌,蒋介石更是大为震惊。
20世纪50年代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人员种类繁多,飞行员还有少校戴自瑾、孙志强,飞行生有刘希尚、陶开府、胡弘一、刘若龙、宋宝荣;领航员有少校叶刚;专机机工长有史殿文;通讯人员有无线电见习机务士秦保尊;飞行教官有少校黄纲存。从1950年1月3日至1956年8月15日,共有22名国民党空军官兵驾机和乘机起义,成功地飞回大陆。他们飞回祖国大陆的飞机共13架;机型有at-6型、b-25型、c-46型、pt-17型、f-47型、a-170a型等7种型号的战斗机、轰炸机。
20世纪60年代:1963年6月1日,国民党上尉飞行员徐廷泽开创了国民党飞行员投诚的先河,此后又有黄天明、朱京蓉驾机起义。
1963年6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昨日的消息称:“原蒋军空军第二联队十一大队四十二中队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美制f-86f喷气战斗机起义,飞返祖国大陆,于今日上午在华东某机场安全降落。徐廷泽弃暗投明归来,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台湾中央社报道:“空军总部宣布:我机一架1日上午在台湾上空做例行性训练飞行时,因气候恶劣失去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