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历时最长的对外援助:中国不惜血本援助越南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8 14:58:03

大批登陆舰、登陆艇在大海中冒雨颠簸。菇苏岛没有登陆码头,登陆艇在几十米、几百米外搁浅,装有较多重型装备船只,更是在千米之外就不能前进。团长刘志高、政委叶丛华急得头上直冒汗,在数次上摊失败后,刘志高命令“部队下海,天亮前必须上岛就位”!

  顷刻,甲板上的官兵下饺子般地跳入齐胸深的波涛中。部队涉水前进,以最快的机动登上菇苏岛。为了适应援越工作,登岛工程部队特意实行了一种特殊编制。一个团下属3个工兵营、1个机械营、1个高炮营,还有85加农炮连、82迫击炮连、警通连、运输连、加工修理连。这样的编制序列在我军历史上从没有过,都是为了适应越南沿海岛屿的作战要求。

  部队刚安下帐篷,就投入紧张的施工,构筑指挥所、炮工事、机枪工事、屯兵坑道。为了作好长期对付敌人的准备,按越南的要求,大都构筑战备工事。施工用的水泥、钢材、木材全由汽车运输团和海运大队从中国口岸运送到各个岛上。许多岛上缺少砂、石,有的岛没有淡水,得从陆地或其他岛上转运。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都得运送,这对海运大队是莫大的压力,他们为保证部队施工,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在全方位防御的指导下,面对海洋一侧的工事更是重中之重。有的岛四周悬崖峭壁,部队就将绳系在干部战士腰际,悬挂在峭壁上,手把钢钎打锤。头上海鸥盘旋,脚下海浪滔滔,硬是在绝壁上打出能隐藏大炮和屯兵的坑道。

  大部队由集结到开进,从登岛到施工作业,连续几个月没休息一天,风餐露宿,阳光暴晒,干部战士个个脸上黑黝黝的,甚至连理发刮胡子的时间都难挤出来,20岁左右的年轻人看上去像30多岁的模样。越南居民传说,毛主席派来的都是不怕死的老兵,个个有实战经验,天上来飞贼,海上来“水鬼”,咱都不愁了。

  这也迷惑了南越当局,西贡电台广播:“中国共产党的志愿军开进越南北方,进驻东北群岛,接管了北越各岛屿和沿海的防御。中国军队皆是老兵。岛上高炮成林……”

  中国高炮部队抛洒热血生命为进一步打击美国对北越空袭的嚣张气焰,196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63支队609团奉命入越,成为第一批进入越南的中国防空部队。他们担负克夫至友谊关铁路线的防空作战任务,并掩护中国援越工程部队的施工。

  8月23日,609团在克夫首遇美国飞机轰炸。后方指挥部分析轰炸可能升级,可能要步步向中国边境靠近,当即命令团长程玉山率领该团二营向河友线宋化桥开进。程玉山率部当晚从谅山出发,一夜没合眼,赶到宋化附近构筑阵地。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要求“高炮部队坚决做到不打则已,一打就力争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一定要以胜利的战斗,表现中国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英雄气概,体现毛主席缔造的人民军队的战斗威力。”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