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说,当晚10点多,中央政治局在玉泉山叶剑英的住地召开了紧急会议,一是选举华国锋为党中央主席;二是讨论通过中央16号文件,即向全党全军全国通报中央对“四人帮”采取隔离审查与推选华国锋为中央主席的决定。
华国锋是粉碎“四人帮”的主角,我很想听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的经过,从1991年5月笔者采访了张耀祠将军之后,便与华国锋的曹秘书、于秘书多次联系,希望能够采访华国锋,请他回忆粉碎“四人帮”的经过。直至2006年5月12日,笔者在北京还与华国锋的曹秘书通了电话。秘书告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国锋一直没有公开谈论这一问题。
在2004年第7期《炎黄春秋》杂志上,我读到张根生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文字涉及这一内容。
张根生是吉林省原省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与华国锋有着多年的交往。
据张根生回忆,1963年10月,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华国锋和李瑞山,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地委书记等33人到广东省来参观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广东省委派当时任省委候补书记的他以及佛山地委副书记杨德元陪同参观,共有八九天的时间,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大家就熟悉了。
1977年秋,张根生调到国家计委、农林部工作,此时华国锋担任国务院总理,因此两人接触比较多。
1982年5月,张根生因患胸壁结核到北京医院住院开刀治疗。华国锋因患高血压、糖尿病也在北京医院住院,因此在早晚散步时较多见面。他俩也曾进行过一些交谈。
近几年华国锋到广东一次,张根生也去了北京两三次,见面比较多。
1999年3月9日上午,张根生问及当年粉碎“四人帮”的过程,由于是老朋友,华国锋详细向张根生介绍了当时的经过情况。
以下是张根生记述的华国锋的回忆,虽说缺乏细节,显得粗略,但毕竟是华国锋亲自谈粉碎“四人帮”的经过:
1976年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困难的一年。“四人帮”在这一年里疯狂地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9月9日,毛主席逝世,“四人帮”认为时机到了,因此变本加厉。张春桥的弟弟(总政副宣传部长)亲自下到某坦克师活动,上海市再次给民兵发放了大批枪支弹药。
9月10日下午,我首先找李先念来家中密谈,指出“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的野心已急不可待,特请李先念亲赴西山找叶帅交流看法、沟通思想。我和叶帅比较熟悉,他是我们党德高望重的老帅,在部队有极重要影响,所以我对他非常信任。为提防“四人帮”察觉,李先念于13日借去北京市植物园的名义,然后突然转向前往西山。当时叶、李两人由于有一段时间没交谈了,互不摸底,相见时先是寒暄问好,又到院中走走,经过一段交谈之后,才转入正题。
为了稳妥执行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我还亲自和叶帅直接取得联系,交换看法,做准备工作。我们两人一致认为要采取非常手段解决,并找了汪东兴谈话,思想也完全一致。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10月6日晚,我和叶帅在怀仁堂坐镇指挥,由汪东兴具体实施行动。
在完成对“四人帮”一伙的逮捕任务之后,便立即通知政治局委员到玉泉山开会。我请叶帅主持,他要我主持先讲。我宣布了“四人帮”已被隔离审查,并着重讲了“四人帮”阴谋反党夺权、疯狂活动的罪行。叶帅介绍了对“四人帮”逮捕的经过,而且着重讲了全党全军都坚决反对他们一伙的反党罪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对他们采取非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经过讨论,政治局一致表示拥护。
我先提议请叶帅担任党中央主席,他德高望重,两次挽救了党。叶帅则起来说提议要我担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他说,这是毛主席指定你当接班人的,我已经79岁了,你年纪比我小20多岁,你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人实在,讲民主,尊重老同志,你应该担起这个重任。经过大家认真讨论后,一致通过叶帅的提议。这也是临危受命吧。
“毛的遗孀”被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然而,江青只有从“第一夫人”变为“毛的遗孀”,才可能沦为阶下囚。
用叶剑英的话来说,毛泽东健在时,“投鼠忌器”,不能拘捕江青。即便在毛泽东病重时,也不能这样做。因为江青毕竟是毛泽东夫人──江青平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就因为她是毛泽东夫人。
所谓“投鼠忌器”,取义于汉朝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意即,用东西掷老鼠,又怕打坏旁边器物。
所以,只要毛泽东健在,就很难抓江青这只“老鼠”。
所以,中国能够在1976年爆发“十月革命”,其前因是毛泽东在1976年9月9日去世。
中国人崇拜龙,向来以为龙年是“吉利的年头”。中国人在龙年的出生率比平常年份高,因为中国人以为在龙年出生、属龙的人会是幸运的人。
1976年是龙年。可是,对于中国来说,1976年却是天灾与人祸交错频降的一年:
1月8日,78岁的周恩来因患膀胱癌病逝;3月8日,吉林地区降了一次世所罕见的陨石雨;4月清明节,爆发“天安门事件”,爱国群众遭到镇压;5月29日,云南西部地震;7月6日,90岁的朱德因病去世;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大地震;9月9日,83岁的毛泽东因病去世。
据吴德回忆:
9月8日深夜,毛主席处于弥留状态时,政治局委员分组去向他告别。我和叶帅、先念同志是一组,毛主席当时还有意识,我们报上自己的姓名时他还知道。我记得当时毛主席的手还在动,好像要找眼镜或什么东西。向毛主席告别后,我们刚退身到门口,毛主席又让叶帅回去一下。我和先念同志也没有再往外走,就站在门口了。我看见叶帅到毛主席身边和毛主席握手,毛主席好像要说什么话,但已经说不出来,叶帅停了一会儿就出来了。这个夜晚,我们谁也没有离开。我们在极大的悲痛中意识到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毛泽东在弥留之际要对叶剑英说什么,已经成为历史之谜。
毛泽东之逝,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次最强烈的大地震。
世界各国的领袖们纷纷高度评价毛泽东。
美国总统福特发来唁电说:“在任何时代成为历史伟人的人是很少的。毛主席是其中的一位。”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说:“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完全献身的、注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的诗人。”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表声明道:“毛泽东主席是一位人类的领袖、历史的推动者。他是名垂史册的人物。”
法国总理雷蒙?巴尔说:“毛泽东主席将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而载入史册。”
英国首相卡拉汉这样评价毛泽东:“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疆界,无疑他将作为世界闻名的伟大政治家而被人们所缅怀。”
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发表声明称:“毫无疑问,毛泽东主席是巨人中的巨人。”
巴基斯坦总统乔德里称毛泽东是“中国革命之父”。
……毛泽东之逝,结束了一个时代,即“毛泽东时代”。
自从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起,毛泽东确立了他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毛泽东这一领袖地位,一直保持至1976年9月9日去世。也就是说,他在漫长的41年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虽说最初8年名义上是张闻天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而实际上的“总负责”是毛泽东)。
在漫长的41个年头中,毛泽东形成、充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被誉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马列主义”。在1942年7月1日,由《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邓拓亲自所写的社论《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中,把这一理论体系称为“毛泽东主义”。由于毛泽东认为“毛泽东主义”,有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并列之嫌,未加同意。一年之后,即1943年7月1日来临之际,王稼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得到毛泽东的认可。
在遵义会议10年之后,即1945年,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上,确认“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从此,毛泽东思想一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1年的中共最高领袖地位,加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随着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毛泽东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命运。
随着毛泽东国际威望的提高,特别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毛泽东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举足轻重的领袖。
这样,毛泽东成为中国的政治巨人。于是,产生了一个时代,即“毛泽东时代”。
毛泽东时代的上限是一个模糊数字,迄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毛泽东时代的下限却是非常清晰的,即1976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