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非洲情结:支持阿尔及利亚 不怕戴高乐生气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17:08:39

  援建坦赞铁路向西方挑战

  当年,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的最大项目就是举世闻名的坦赞铁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以巨大的魄力和高瞻远瞩的眼光,从非洲形势需要、从奠定中非友谊基础出发,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援建坦赞铁路的决策,成为南南合作的范例。坦赞铁路被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

  20世纪60年代初,坦桑尼亚、赞比亚为建设国家、发展经济以及支持南部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事业,非常需要修建连接东、中、南非的铁路。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认为“没有必要修建这条铁路”。

  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首次访华时,向我国正式提出援建坦赞铁路的要求。他诚挚地说:“我坦率地向你们提出,让你们了解这一点,请你们考虑怎样办。如果你们可以考虑的话,我们将感到高兴;如果你们有困难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毛泽东会见尼雷尔时以明确的态度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不修铁路也要帮助你们修建这条铁路。”周恩来说:“坦赞铁路建成后,主权是属于你们和赞比亚,我们还教给你们技术。”1967年6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时也向我国提出修建坦赞铁路的要求。毛泽东会见卡翁达时,风趣地说:“你们修建这条铁路只有1800多公里,投资也只有1亿英镑,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卡翁达感动地说:“赞比亚只有帮助非洲其他地区的自由战士,使他们获得独立,才能报答中国的帮助。”毛泽东当即表示:“这不是什么报答。先独立的国家有义务帮助后独立的国家。你们独立才两年半,还有很多困难,你们也帮助了未独立的国家。我们独立已有18年了,更应该帮助他们。”毛泽东这番话,展示了我国老一辈领导人无私援助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崇高、博大胸怀。

  帝国主义及其媒体对于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极为震惊,并进行恶毒毁谤和中伤。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题为《中国对非洲的野心》的社论,称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为了“给中国渗入非洲的计划增加吸引力”。美国报刊则攻击坦桑尼亚“正在被中国共产党用作颠覆基地”,惊呼“这将是西方国家在非洲遇到的最强烈的外交挑战”。

  许多非洲国家得悉中国要援建坦赞铁路,都奔走相告,惊叹中国对非洲的无私真诚的大力援助。中国为援建坦赞铁路付出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64名工程人员甚至献出了生命。坦赞铁路谱写了三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向非洲朋友首次披露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第二次访华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和盘托出了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著名战略思想,展示了对非洲朋友的高度信任。他轻松幽默地向对方娓娓道来:“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并热情地请卡翁达总统提出研究意见。卡翁达高兴地多次表示:“我同意主席先生的分析。你的分析很确切,十分准确。我想不用研究,我们的意见就可以取得一致。”时隔一个多月,毛泽东点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邓小平在会上详细阐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对外关系的原则。此后,“三个世界”理论成为我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同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出现了崭新局面。

  毛泽东衷心感谢非洲国家对中国的热情支持。1971年10月25日,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的决议,美国媒体报道称“在非洲等76个国家的支持下,红色中国获准进入了联合国”,“非洲国家同红色中国站在一起”等等。毛泽东获悉后曾生动形象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一个“抬”字极其传神地表达了非洲朋友对中国的热情、真诚、欢迎之意。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表达了我们对非洲朋友深藏的感激之情。这句话深获非洲国家赞赏,长期以来成为反映中非友谊的经典名言,也成了中国人民不忘非洲国家帮助的座右铭。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