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西安事变的未解谜团:到底是不是周恩来亲自指挥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11:13:39

  四、西安事变当天,与事变休戚相关的保安究竟有没有开会

  西安事变发生当天,保安的反应有些异乎寻常。

  西安事变是一场轩然大波。当时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主要政治中心都忙着开会商讨对策,唯独与事变休戚相关的保安,就目前公布的史料中,无论是《毛泽东年谱》还是《周恩来年谱》,在这样重要的一整天,竟然没有记载任何会议。保安的会议居然要到13日上午才召开,这种情况既不合逻辑,更不合党的传统。如果说对情况不了解,那南京和世界更不了解。如果说等苏联指示,那13日上午也无法开会。

  但有资料显示保安当天召开了重要会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毛泽东大系》说:“中共中央立即在毛泽东住处进行了研究讨论。毛泽东说:‘这件事,我们应该站在后面,让张、杨去打头阵。’后来,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等人提议,给共产国际去电。于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文发往莫斯科,报告西安事变的真相,指出这一事件是根据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三位一体’达成抗日反蒋的协议而发生的,请国际从速指示。同时,毛泽东还亲自起草了给张、杨两将军的文电,对他们进行赞扬。”但该书没有提到周恩来。

  另据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创业三十年》记载:“12月1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还说会议“决定由中革军委将蒋被扣一事通知各军团,令各军团加紧准备,待命行动。”

  《文献和研究》1986年第6期刊登了发报日期为1936年12月12日的《军委主席团电》,内容共两条:通报西安事变的详情;令各部准备待命。

  再据《西安事变新探》一书认为:保安接到张学良的文寅电,“他们立刻就作出了反应,一面于中午12时将张学良的来电照转共产国际书记处,一面迅速提出应当把蒋介石与南京政府的其他重要领导人区别对待。”

  再据《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一书的记载:“12日晚24时,中共中央致电共产国际书记处,报告了对事变的紧急处置意见。”电报的名称是“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中我方步骤问题致共产国际书记处电(1936年12月12日)”。

  那么12月12日这天,保安究竟是没有开会,还是开了会至今没有公布相关资料?尚不得而知。

  五,西安事变当天,周恩来究竟在哪里

  陈立夫说事变当天周恩来在西安,暗指这一事变是周恩来直接指挥的。陈立夫晚年的回忆录《成败之鉴》中说:“与中共交涉时,我方代表是我和张冲,中共派代表是周恩来,这项谈判,必须有第三国际的代表参加,那就是潘汉年。”“后来,周、潘二人由我们招待至南京居住,由我直接和他们谈判,使他们更为放心。经多次磋商,宣言及条件的文字都已大体谈妥,周恩来就想回延安复命,我命张冲陪他去西安,顺便往见张学良,由周口中说出,我们双方共同抗日,大致已有协议,以免张学良再唱抗日高调,藉以保存实力。潘则留在京沪续洽,不料事隔几天,西安事变忽起,当时张冲、周恩来都在西安,外人罕知其原因为何?”

  台湾《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36年12月10日也有记载:“中共代表周恩来及张冲自南京到西安,准备去陕北(周与第三国际代表潘汉年在南京与陈立夫、张冲、张道藩商谈多次,不时往来京陕之间)。”

  要证明陈立夫的回忆与《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的错误,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西安事变的当天,周恩来究竟在哪里。

  《周恩来年谱》的12月12日没有记载周恩来的具体活动。直到12月13日上午,才记载周恩来出席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议,并发了言。

  斯诺在《红色中国杂记》中说,蒋介石在西安被扣的消息传到保安的那天晚上,保安举行群众庆祝大会,“毛泽东和其他一些人出席了大会,并讲了话。会上通过一个决议——要求公审卖国贼蒋介石。”斯诺没有提到周恩来。

  共产国际派到红军任军事顾问的李德,在《中国纪事》中不确定地提到了周恩来:“我也参加了这个集会,毛泽东首先在会上讲话。在他之后,就我回忆有朱德和周恩来的讲话。”不过李德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日期,说集会的时间是“这一天或第二天晚上”。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也说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在保安,却又说周恩来于12月13日到了西安。

  叶子龙回忆把事变的首日电只交给了毛泽东,并不像通常那样,同时通知周恩来。

  不管是陈立夫还是斯诺等人,单凭记忆在回忆数十年前的某个具体日子和具体人的活动时难免差错。

  从现有史料看,既不能证明周恩来就在保安,也不能证明周恩来就在西安。看来,要证明西安事变当天周恩来的活动内容,仅仅依靠电报的署名或个人的回忆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具体的历史记载,才能最终破解这一谜团。

  尽管西安事变还存在不少谜团,但作为历史的转折点又很简单,有些结论应该是可以取得共识的:蒋介石逆势而动坚持内战,只能是自作自受自取其辱;红军正当防卫顺势而为,既是为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战,也是为了争取生存和发展;共产党最终礼送蒋介石并尊其为领袖,与蒋介石的誓灭红军形成鲜明对比;西安事变虽然对国共两党都是机遇,但对中华民族更是难得的幸运;西安事变作为秘密战线的杰作,注定众多出生入死的历史功臣只能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我不认为少帅在中国还能挽救自己,但少帅发动的壮举必将挽救中国。”历史已经验证了张学良的私人飞行员、美国人雷纳德1943年在纽约出版的回忆录中所做出的预言。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