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以色列核武器计划揭密:美国扮演双重角色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11:13:32

迪莫拉核反应堆圆顶建筑

  以色列在其南部贝尔谢巴附近的内盖夫沙漠中的迪莫拉秘密建立了这个核反应堆。几百名法国工程技术人员赶到贝尔谢巴。虽然贝尔谢巴是内盖夫地区最大的城市,但还是很小。一些参与法国马库勒核设施建设的公司也加入到建设计划中,如法国和以色列的钚分离工厂都是sgn建设的。1958年,迪莫拉进行过el-102反应堆的试验(法国知道)。反应堆所需的重水是从挪威购买的。以色列以动力反应堆试验的名义达成了这次交易并同意挪威对重水的和平使用进行32年的监督。但是挪威只在1961年4月这些重水用于迪莫拉核反应堆之前被允许进行了一次监察。为了掩盖计划的真实内容,以色列将迪莫拉基地称为一个“锰试验工厂”(虽然显然不是一个“纺织工业试验工厂”)。不过,美国情报部门还是在1958年知道了这个计划,并利用u-2侦察机对试验计划进行了侦察,确定了这里很可能是一个核反应体系。无容置疑,法国人参与了这个计划。

  内盖夫核研究中心是以色列的核武器计划的中心。它位于沙漠城市迪莫拉的附近,因此简称迪莫拉。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法国在这个中心建成了一个核反应堆和一个钚生产车间。所有制造原子弹所需的特殊材料都在迪莫拉生产制造,包括钚,锂-6氘化物以及浓缩和未浓缩的铀。但是原子弹的设计和组装是在别的地方进行。

  由于以色列对这个空域进行了严格警戒,因此不可能利用普通侦察飞机对其进行侦察。在上世纪60年代,一架以色列空军的“幻影”由于误入这个空域而被击落。

  1960年,反应堆运转之前,法国(时任总统是戴高乐)重新考虑了这次交易并决定暂停这一计划。经过几个月的谈判,11月双方达成了一致,以色列必须许诺不制造核武器并向世界宣布这个计划,否则停止“钚工厂”工作。1962年,迪莫拉核反应堆进入关键的阶段。法国人重新进入建设钚车间。整个工程计划在1954年或1965年建成。显然从一开始以色列就是为了军事目的搜集反应堆和相关技术而非不是“军民两用”的目的。迪莫拉(官方称内盖夫核技术研究中心)戒备森严。1967年,以色列空军的一架“幻影”飞机由于误入迪莫拉空域而被击落。后来,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段时间以色列被认为是世界上第六个制造原子弹的国家。

  西摩·赫希说,列维?埃斯科尔总理在迪莫拉工厂建成后推迟了核武器的生产。但是反应堆仍在继续工作,因此无论是否进行分离,钚收集仍在继续。现在公认以色列在1965年开始进行钚提取。分离提取出的钚足以在六日战争前生产出一枚原子弹。至于到底有没有生产不得而知。赫希说,莫夏?达扬在1968年初下令开始核武器生产。这时才开始全面的钚分离。当以色列开始以每年3到5枚的速度生产原子弹后,1967年威廉?巴罗曼 和罗伯特 ?文杰姆就在《临界点》上公开了以色列已经生产出两枚原子弹。埃斯科尔也确实在六日战争其间进行了第一次的核警告,部署了这两枚原子弹。1971年以色列开始购买弧光放电充气管(krytron)。krytron是一种极速电子转接管,既可用于民用工业也可用于核武器生产。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