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接到报告后,于11月26日电示华东局:对孙良诚方针,因其是在被包围未经战斗自愿放下武器的,和别的俘虏有区别,对孙及其干部待遇应好些……要孙良诚帮助进行刘汝明、刘汝珍、曹福林及刘部各师长的策反工作。一○七军中有些工作对象者,均应加以训练派去……可惜的是周镐、王清瀚陪同孙良诚秘密进入蚌埠刘汝明部后,周、王两人被刘汝明、孙良诚所出卖,押解到南京后惨遭杀害。
11月30日,敌第六兵团李延年部所属第三十九军直属辎重团和独立团从蚌埠北上,企图解黄维兵团之围。华野六纵对其进行痛击后,将其包围在固镇附近的南岳庙一带。趁敌人混乱之际,我方派出的内线工作人员迟遇(当时公开身份是独立团政工干事)抓住时机,对团长邓希文、团副郭守侃等说明突围已经无望,应另寻出路。经过他一番劝导,团长邓希文和校级以上军官都同意放下武器。当晚6时,独立团和辎重团集体向华野六纵投降。
淮海战役最后阶段,华野大军于1949年1月6日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敌七十二军(川军)军部和三十四师的两个团,被我军包围于胡庄地区。9日,敌三十四师师长陈渔浦向副军长谭心提出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降。军长余锦源也想起陈毅、粟裕给他信中所说的话:“贵军如欲为蒋介石独夫作无谓之牺牲,不仅将遗万世之羞,抑且有负父老乡亲之望。”他不得不表示默许。谭心随即召集一六二师师长陈元良、二三三师师长徐华等人商量后,即派出二三三师参谋长余勋闳,以七十二军参谋长名义,来到华野十纵前线指挥所进行洽淡。
余勋闳在谈判中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不公开宣布该军是向我方投诚,而要公布其为我军所歼灭,这样有利于该军在国统区的家属不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迫害;二是对愿意回家的军官要保证其有回家的自由。我八十七团政委宫愚公和雷副团长同意第一条,而对第二条则坚持在协议上写明:“有个别校级以上军官愿回家者,可尊重其意见,予以方便。”敌方还提出:双方假打1小时,以便该军应付上司。但我军只同意假打20分钟。
最后,双方签署了火线谈判协议,敌七十二军14000余人集体向我军投降。余锦源、谭心、陈渔浦、徐华等敌方将领受到了优待。学习20多天后,余锦源等20多名中高级军官于2月6日被礼送出解放区,与家人团聚,这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信守诺言、宽大为怀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