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新中国成立前的军管制度:从农村到城市的新课题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4 09:33:18

  在市委和军管会的领导下,军管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就把主要的政府机构、厂矿企业、文教卫生等单位接收过来。在接管政权机构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旧人员的接管与处理,北平市仅市级机关就有人员5121人,加上司法和公安人员就更多了。军管会组织这些人进行学习和改造,并对他们作了妥善处理与安排,使他们各得其所,继续为人民服务。

  要使民心向党,安居乐业,还需要进一步整顿治安、建立革命秩序。北平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解放后,潜留了大批特务,散兵游勇、土匪小偷、银元贩子也到处为非作歹。为了加强治安力量,市军管会组织了北平纠察总队,主要任务是执行纠察,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针对社会上特务多、散兵游勇多、抢匪多、小偷多、银元贩子多的“五多”情况,叶剑英提出要迅速消灭混乱现象。1949年3月下旬,在市委和市军管会的领导下,平津卫戍司令部、北平纠察总队、市公安局等部门领导同志组成了北平市治安委员会,叶剑英任委员会主任。由于措施有力,坚决打击和肃清了暗藏的敌特,捕捉了劫盗匪徒,处理了散兵游勇。到1949年秋,仅用半年时间,就破获潜藏特务匪徒策划的各种阴谋暴动案83起,总共肃清职业特务6700余名,查处散兵游勇3.7万多名,破获制造伪钞、盗窃、抢劫案件1.4万多件,收缴了大批敌特电台、枪支和炸药,初步解决了治安问题。

  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人心的向背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威望。在市委的领导下,叶剑英带领军管会和市政府的同志们,一开始就高度注意安定全市200多万人民生活这一基本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解决粮、煤、水、电的供应和统一货币。他们通过军管会有关部门,从其他地区调运和储备大批粮食、煤炭及油盐等物资,迅速恢复了电力和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将必需的生活资料供应给市民。

  统一货币制度、抑制通货膨胀,是北平市军管会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并决定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人民币。北平和平解放后,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发行的金圆券,随着政权的崩溃而不断贬值。市场上以银元计价、流通或以面粉、大米等实物计价,已成为普遍现象。银元黑市十分猖獗,带动物价不断上涨。为保障人民利益,安定金融,稳定物价,北平市军管会于1949年2月2日至3月9日连续发出3个布告,收回金圆券,发行人民币。与此同时,开展打击和取缔金银黑市活动的工作。由于北平解放前,在城外解放区准备好了大批人民生活必需品,解放后立即源源不断运进市内,广大群众可以用人民币按国家牌价买到急需的东西,一举树立了人民币的权威;同时又统一了货币制度,抑制了当时的恶性通货膨胀,群众生活得以安定,这样就为顺利推行党的各项城市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恢复金融秩序的同时,市委和市军管会把市政工作的中心放到了发展生产上来,把消费的城市改变为生产的城市。彭真和叶剑英多次召集公营企业、私营企业的代表及有关人员开座谈会,向他们调查了解生产中的情况,讲中共的经济政策和发展生产的重要性,对公营与私营企业发展生产分别提出不同要求。经过反复动员,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私营企业的资方逐步了解了党的政策,安定了情绪,也表示愿意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

  在此基础上,市委和市军管会逐步对公营企业实行民主改革,对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实行调整,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的发展。他们还采取由政府和银行投资、贷款等方法,帮助公私营企业解决资金、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等问题,使这些企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在领导恢复和发展北平市生产的工作中,市委和市军管会抓住了沟通城乡贸易这一环节。市政府成立了城乡贸易指导委员会,积极发展同许多地区的贸易关系。1949年6月,在叶剑英的直接领导下,举办了工业展览会,请华北各地和其他解放区派代表团来北平参观,交换各地区的生产经验,了解各个地区对北平市工业产品需求的情形。在工业展览会期间,北平市与各地成交了大批货物,开始建立了与各地交换物资的关系,扩大了北平市工业生产的原料来源和产品的销售市场。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北平市的生产达到并超过了解放前的水平。中国共产党人用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当时国内外反动派所谓“共产党管不好城市”的攻击,为以后接管城市提供了经验。

  由于彭真、叶剑英等人认真贯彻了党中央的指示,在入城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因而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接管任务,使北平古城完整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而且创造了接管大城市的经验,也为新中国在北平定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平接收工作的成效,赢得了中外舆论的赞扬。当时国统区出版的《新闻天地》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叶剑英领导的中共干部,为了打稳中共未来首都的基础,接管是审慎、周到、仔细、严密的”,“几乎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是对北平接收工作的一种客观而又公正的评价。

  军管制度的结束

  由于城市解放时间的不同和具体情况的差异,结束军事管制的时间也不一样。东北地区解放较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大部分城市已结束军管,选举产生了地方人民政府。其他解放较晚的地区,结束军管的时间也较晚。1952年底,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大多数人民群众已经组织起来,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政府已比较健全。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确定在1953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政府权力机构建立后,城市军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遂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事管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形式,是用军事手段强行接管旧政权的一切组织和权力,防止、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破坏,减少或避免了可能遭受的损失,保证了旧政权向新政权的顺利过渡,从而得以顺利地摧毁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它对于胜利实现从旧政权到新政权的过渡,迅速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各项社会制度改革的胜利展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的军事管制,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解放军执行的特殊使命,它实际上已成为我军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军管的时间不长,但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我军历史上记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永志史册。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