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台湾学者惊人新说:越南国父胡志明是中国台湾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4 09:33:08

  另外,作者虽然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但他此前的作品只涉及“易经”、“风水”等“玄学”,其考证功夫也让一些读者不服气。有人批评该书证据不充分,或是对证据的解释不清。有些读者甚至怀疑承印该书的出版社质量和作者本身的资历。

  以下就简单介绍书中最具争议的几个要点。

  3.焦点之一:1932年阮爱国真死了吗?

  这是一个关乎1932年前后的“胡志明”是不是同一个人的关键问题。

  在书中,胡俊熊根据对阮爱国病史的追溯,证实胡志明“常年罹患肺结核”,连他本人都承认自己身体虚弱,乃至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对公务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作者还引用了不少当年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官方记载资料,如法国安全警察在1933年的阮爱国档案中,注明了“阮爱国病亡”),指出以下几点:1931年6月阮爱国在香港被捕。1932年初,阮爱国在香港获得释放,前往新加坡。1932年初,阮爱国在新加坡再度遭逮捕,遣返香港拘留。香港各大媒体,曾对此进行报道。随后,传出阮爱国神秘失踪的消息。后来的港、英、法、苏联等地的一些报纸刊登其逝世消息,莫斯科东方大学的越南学生还为这名革命家举办了葬礼和追悼会,此后阮爱国销声匿迹近10年。直到1941年6月6日,胡志明首次以阮爱国身份发表《号召全国同胞书》,欲引领越南人民为走向独立而革命。

  胡俊熊认为:这是共产国际高层的“移花接木”之术。他认为共产国际通过制造一系列假信息:如1932年春“潜逃至厦门养病半年”、1933初“从上海前往莫斯科”、1933年“阮爱国与法国友人保罗·瓦扬古久里在上海见面”等。

  但胡俊熊认为,根据胡志明自己所言,他是1933年初到的厦门,这与官方制造的“假信息”明显不符。至于现存的1932~1941年有关胡志明的资料,则都是“事后追述补足的资料”。

  而反对胡俊熊观点的人,则相信之所以存在1932年阮爱国“病亡”以及各方报道资料,是因为“阮爱国为逃避法国特务追捕”而“故意编造的假消息”。阮爱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是越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革命领导人,要制造出这样的假消息也不是什么难事,个中详情虽不为外人所知,但胡俊熊既然相信各方有能力导演“移花接木”,那为保住革命领导人而导演“起死回生”不也一样可行么?恰恰因为阮爱国的影响力很大,所以学生根据媒体和官方报道,出于尊重和缅怀陨落的革命之星,举办追悼会正是人之常情。另外,胡志明一生去过多个国家的多座城市,即便他本人多年后的追忆有些差错,也再正常不过。

  4.焦点之二:中文能力何以突飞猛进?

  美国威廉·杜克教授潜心研究胡志明生平,他所写的《胡志明传》(2001年出版)和美国天普大学副教授苏菲·昆所着的《胡志明消失的岁月:1919~1941》(2003年出版),都提到胡志明有一段神秘消失的岁月。

  胡俊熊根据这两本书,整理出早年阮爱国学习汉语的经历,并据此认为活到1927年的阮爱国所具备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很有限,而1927年后的阮爱国又四处游走加上疾病缠身,怎么会有时间、精力去学汉语,并写出《狱中日记》这样高水平的中文作品?而胡志明的中文书法水平之高,就更让人难以置信了。另外,胡俊熊还说,《狱中日记》的作者应该是客家人。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