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后我军在解放东南沿海诸岛屿时有两个影响较大、伤亡较多的失利作战,一是致使我军8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的金门登陆战,此战现在已是广为人知,另一个就是后来的登步岛登陆作战,在这次战斗中,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登陆部队与岛上优势之敌浴血奋战两昼夜,付出了伤亡1400余人的沉重代价,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得不撤出该岛,此战至今还鲜为人知。
仓促上阵
1949年夏渡江战役结束后,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挟胜利之威,继续向浙东和浙南大陆挺进,一路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6月中旬到11月初,第七兵团又以二十二军全部、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共4师约4万人,向有4个军13个师约6万人防守的舟山群岛发起逐岛攻击作战。被打怵了的国民党军斗志丧失,望风而逃;解放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8月19日起,解放军接连夺取大榭、梅山、金塘、六横、虾峙、桃花、大小双山和悬鹁鸪等岛屿,逐步形成了对国民党军在浙江沿海主要巢穴舟山本岛的战役包围。
三野第七兵团基于这一系列胜利,为尽早解放舟山本岛,决定以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于11月3日攻打登步岛。
登步岛位于舟山本岛东南3,5海里,虽然只是一个仅有约14平方公里的小岛,但却是屏障舟山国民党军老巢的重要据点。守军为第八十七军二二一师,师部率六六一团全部和六六二团两个营,在该岛修筑了大量工事和障碍,决心固守。
严重的敌情并不限于登步岛本身,而是舟山本岛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自解放军连续攻占大榭、金塘、六横等岛屿后,蒋介石深为震惊,为确保舟山这个**前哨基地,他于10月11日带着蒋经国以及桂永清等陆海空将领飞赴定海,策划防务措施。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所,以郭忏为主任,石觉、丁治磐为副主任,石觉兼任舟山防卫司令官,将海军主力第一、第二舰队调往舟山本岛和长涂岛,加紧扩建岱山机场,保障重型轰炸机起降将登步岛作为防守重点,并准备反攻金塘、六横等岛;同时急调驻汕头的胡琏兵团(第十二兵团)第六十七军增援舟山,使舟山群岛的守军由6万人增加到9万人,超过了解放军第七兵团攻岛部队4万人的一倍。
受命攻打登步岛的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是一支久经战火考验、能征善战的老部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经屡建战功。但因指战员多是内地人,不适应海岛的地理环境,自10月上旬进行逐岛攻击作战以来非战斗减员较多,全师能够投入战斗的才5000来人,加之还要防守已经夺取的几个岛屿,不可能全部用于登步岛登陆战:而航渡必需的船只也严重欠缺,在刚刚进行的桃花岛战斗中损失了一部分船只,连日来敌机又日夜进行轰炸扫射,继续摧毁解放军船只,断我供应。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确有很大困难。为此。六十一师领导将情况如实作了上报。
这时还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的是,南线第十兵团一部10月下旬在金门岛登陆战中遭到严重挫折,8个团9000余人全军覆没,这是解放战争以来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个战役。为使浙东前线部队引以为戒,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曾于10月27日专门就登步岛作战问题指示第七兵团:夺取登步岛必须集中足够兵力,要有保障第一梯队同时起渡、第二梯队连续航渡的足够船只,要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的变化,要严格检查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以防止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和指挥上的粗枝大叶。可惜的是,战役指挥员未能很好地落实这一重要指示。
在上级未改变决心的情况下,六十一师想方设法克服诸多困难,坚决执行了攻岛作战命令,决定以一八二团全部、一八三团一营为第一梯队,一八三团三营及二营4个连为预备队,担负攻岛歼敌任务:一八一团控制虾峙岛、桃花岛等已占领的岛屿,并准备在夺取朱家尖岛时担任主攻任务。
攻击登步岛的作战部署是,一八二团登陆后,除以一个连向火烧湾方向发展外,主力迅速沿炮台山、张网湾山一线攻击,而后攻占鸡冠礁,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一八三团一营迅速夺取流水岩山、大山,协同一八二团攻占鸡冠礁,并控制渡口附近要点,阻敌增援和围歼岛上残敌。
迭遭意外
11月3日下午4时30分,解放军六十一师开始实施炮火、准备。隐蔽在桃花岛上的火炮卸去了伪装,昂起了巨大的炮管,一发发炮弹向着登步岛呼啸而去,准确地落在对岸贺家岙、蛏子港、王家岙、后门等滩头阵地上。
持续数小时的猛烈炮击,使国民党军部署在登步岛南海岸的第一线敌军阵地受到严重损失,为部队渡海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渡海战斗刚刚发起便接连出现了意外。先是,部队未能按预定时间登陆。原定登陆时间是晚上8时,因起渡时调动船只延误了两个小时。到晚上10时,一八二团三营、二营一个半连和一八三团一营方由桃花岛登船起渡,此时风雨交加,海浪滔天,航行十分困难。渡海勇士们经过约半小时的奋力搏斗,终于抵达登步岛南海岸,接着击退国民党军在滩头阵地的阻击,登上了登步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