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精英搏杀:蒋介石排最佳阵容 林彪大战陈诚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3 00:31:21

  中国军事走向现代化,黄埔是个重要的裂变之源。将这一历史独特风景作浓笔描述,不仅将引来许多有趣的历史镜头、激宕的历史剧幕的展现,更将引发深刻的历史反思与启示。民国史专家王晓华所着《黄埔军校的将帅们》,全面再现了现代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历史特征和一道别致的风景:铁血黄埔的传奇军魂军史。

  七里坪之战

  1932年6月开始,蒋介石亲自指挥50万大军,对鄂豫皖红色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这可谓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场黄埔精英大搏杀。校长蒋介石亲自挂帅,排出最佳阵容:

  胡宗南(黄埔一期),第一师师长;

  黄杰(黄埔一期),第二师师长;

  李玉堂(黄埔一期),第三师师长;

  徐庭瑶(黄埔一期),第四师师长;

  蒋鼎文(黄埔一期),第九师师长;

  李默庵(黄埔一期),第十师师长;

  李思愬(黄埔一期),第八十师师长;

  蒋伏生(黄埔一期),第八十三师师长;

  俞济时(黄埔一期),第八十八师师长;

  汤恩伯(黄埔入伍生大队长),第八十九师师长;

  陈继承(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第二纵队指挥官。

  与之对阵的鄂豫皖红四方面军:

  徐向前(黄埔一期),总指挥兼红四军军长;

  曾中生(黄埔四期),红独立第一师师长;

  倪志亮(黄埔四期),红十师师长;

  陈赓(黄埔一期),红十二师师长;

  蔡升熙(黄埔一期),红二十五军军长;

  旷继勋(黄埔一期),红二十五军军长。

  8月7日,蒋介石下达总攻令。所部从东西北线大举进攻。此时的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指导下,认为国民党军已被我军打得溃不成军,红军应乘胜利之余威,南下麻城,威胁武汉;没想到与敌战成胶着。

  蒋介石“进剿”军主力即由卫立煌指挥的第十师、第八十三师和第八十九师,在花园一带集结完毕,决定经河口,直趋根据地中心地区红安(即黄安)、七里坪。

  11日中午时分,李默庵师已猛扑到冯寿二、冯秀驿地区,迎头撞上他的老乡、同学陈赓。霎时间,激烈的枪炮声响成一片。这场等待已久的较量,终于开始了。

  陈赓命令:“堵住敌人。不是鱼死就是网破!”部队一阵风冲了上去,势不可当。

  李默庵也急了,面对后退的部队,令黄埔一期的旅长王劲修:“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退陈赓!你倒下我跟着冲上去!”

  第58团团长、黄埔生龙其五带头冲锋,被迎面飞来的子弹击中,一头栽了下去。王劲修无路可退,硬着头皮带队冲锋,也被机枪打倒。该旅损失惨重,排长死伤殆尽,连长、营长七零八落。李默庵从望远镜里观察到这惨烈的战争场面,不禁心惊肉跳,急令59团、60团支援。

  红十二师竭力拼杀,逐渐不支。在最紧张激烈的时候,远处传来嘹亮的军号声,在绝境中的伤兵残将,为之一振。徐向前带着部队赶来了。他们冒着酷暑烈日,跑步前进,中暑掉队的很多,直到下午5点多才疲惫不堪地陆续赶到,来不及喘口气,到了一批便投入一批,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这时,红十一师王树声师长向敌左翼迂回,拟对敌三十旅形成围击;李默庵急令第二十八旅旅长(黄埔一期生)刘戡,率所部两个团迎头拦截,形成对攻。河口独立团亦主动抄袭敌第十师的后路,配合红十二师正面反击成功。这样,李默庵部损失了王劲修以下2000多人,被迫后撤。

  是日,曾中生率领的独立第一师,与汤恩伯第八十九师终日激战于高桥河。红军援军赶到时,汤恩伯依托工事据守,战成相持,直着脖子在电话中喊“增援”。

  入夜,李默庵不敢喘息,他深知红军有夜战的传统,命令部队星夜抢修工事,与蒋伏生第八十三师联合掘壕固守。徐向前带队攻击,但被击退。双方形成对峙。

  8月12日下午,第六纵队司令官卫立煌赶到李默庵师部督战。该师部设在距前沿阵地约四五华里的一个农家小院中,他们正在研究对策,突然师部外枪声大作。参谋人员惊慌失措地进来报告:共军约500余人欲偷袭我师部,离此地不足一华里了。

  李默庵抓起一支德式冲锋枪,命令一营营长王炎武,拼死拦截。王炎武自知责任重大,亲自率队冲了出去,对面弹如飞蝗,王炎武当即阵亡。卫立煌见情况万分紧急,令其特务连投入战斗,自己也亲自拔枪射击。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