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看日本老兵笔下的八路是如何抗日的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30 11:17:31

  《坦克部队损失惨重》---春二回忆文献

  华北的冀东地区,在北部以长城一线为国界与满洲国(现在的中国东北)接壤,大多是山岳地带,没有多少平整的地区,我们的讨伐作战受到地形的影响,十分辛苦。

  大概是在1943年底冬季的时候吧,那时我所在的部队主力驻扎在抚宁县城,主要的任务就是讨伐附近地区蠢蠢欲动的共党八路的队伍。那会儿有一次,讨伐队配属了从别的兵团征借的坦克小队。这个小队我记得是一名年轻的见习士官所指挥,由三辆坦克和两辆负载燃料专用的卡车构成。

  那是扫荡作战某天的事情了,那天的进攻目标是抚宁县的刘田各庄以及其附近出没的敌军主力部队。讨伐队从头天夜里大休止地点出发,分成数列纵队,向目标村落附近包围过去。各纵队间距离大概两三公里的样子,最右翼的总队就是这个坦克小队。其左侧就是我们所属的讨伐队总部和直属的两个步兵小队以及辎重。

  那天临出发前,坦克小队长请求装燃料的卡车上最好能派给他们一个分队的警备力量,但讨伐队总部也缺兵少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只好拒绝,至今我还对那天的情形记忆犹新。

  看着讨伐队总部指挥班的右翼两公里左右的纵队高扬着太阳军旗、顺利地进军直至看不见为止,我们所属的讨伐队总部的纵队,也想着目标刘田各庄突击。记得大概是下午两点,作为一起突击信号的发烟筒终于被发射了上去。那天一早开始就有强烈的东北风,使得我们无法听到右翼纵队方向的任何声音。各路纵队相继开进到了刘田各庄,果然发现了敌军主力部队在此休整的痕迹,到处是敌军突然发现我军的到来、急匆匆逃走的迹象。我们在村子的中间讨论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正在这时,右翼纵队的一辆轻型坦克从刘田各庄东面隔着一个高地距离约三公里左右的曹各庄方向急匆匆地赶了回来,“我们刚刚在曹各庄附近与敌军大部队遭遇交战!”

  我们当时的紧张情形简直无法用文字形容,连忙向村子东侧的高地(标高约七、八百米左右)进发。

  我什么时候也无法忘记当时的情景。那时候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毕,一眼望去宽广的高粱地中间的曹各庄附近尽是左冲右突的大部队,我在华北这么长的战场生涯里面,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敌军这么大的部队!

  我方立即用重机枪一起开始射击,察觉我方主力到来的敌军,立即散乱开来向曹各庄东北方向的丘陵地区逃走。仗着他们轻装而且脚快,不一会儿就从战场逃了个一干二净。

  我们急忙冲进曹各庄,却只看到了两辆坦克抛锚、两辆卡车着火、右翼纵队全员战死的惨状。

  根据时间判断当时的情况,察觉到我军讨伐队扫荡的敌军在从刘田各庄逃走的路上,于曹各庄附近遭遇我军的右翼坦克小分队,经过接近一个小时的战斗,被引诱到村子里胡同深处的轻型坦克,似乎是被高粱杆所点燃的烟幕隔绝而抛锚。看到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竟然落得如此惨状,实在是痛心不已。更有甚者,负载燃料的卡车上的随乘队员的身影也一个不见,全部失踪。发生了这么激烈的战斗,却由于那天强烈的东北风,使得我们对激战的声音完全无法察觉。

  离发生战斗的地方过去七八公里,就是讨伐队的基地――抚宁县城了,讨伐队首先收容了轻型坦克和卡车的残骸,随即以当天看到的敌军主力部队为目标展开了新的一轮扫荡,也算是为轻型坦克分队报仇的作战吧.....

  算上时不时要回到抚宁县城的基地去补充弹药粮草以及被服修理,这次的扫荡作战持续了二十天。

  就在扫荡中间的某天傍晚,抚宁县里的伪军县警察队传来这么一个消息,说是前些天战斗中失踪的日军已经全都战死了、被埋葬在曹各庄村子附近。

  我那次正好没参加扫荡、赶上驻守县城的任务。接到这个消息,我就从留守的卫兵中挑选了差不多十个人编成一队,带上一挺轻机枪、一具掷弹筒,乘坐一辆卡车朝目的地进发了。

  这个消息有可能是对方故意放出来的消息、引诱我们前往而在途中打我们的伏击。考虑到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有必要加以万分的小心。

  大部队去扫荡了,只有我在留守,所以就我们这么点可怜的兵力去收容战友的遗骸,紧张的情绪可想而知。太阳西沉的时候,我们到了曹各庄前头的一个村子。由于头些天的那场激战,也许是当地老百姓估计着日军回来报复,所以村子里一个人影儿也没有,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的古怪。终于让我们在村子里找到一个藏着的中年农民。我连通过伪军警察的翻译都等不急、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亲自讯问。万幸,这人正好是前些天被八路军强迫着去埋葬阵亡日军的老百姓之一。我们急忙全体动员,从村子里找来了铁锹、锄头。曹各庄村子南侧的河滩就是我们的目标。河床很浅,水流清澈,是华北很难见到的秀丽景象。这时从北侧丘陵地带对面的村子里,传来了两三声可疑的枪响,也许是什么联络的暗号吧。我们都紧张起来,加紧在目标地区的挖掘工作。也许是冬天寒冷的缘故吧、我们终于挖到了几具面容完好的战友遗骸。郑重地将遗体抬到卡车上,我们所有人一同举枪致敬。默默地为亡者举枪祷告的激动心情,至今难以忘怀。这是从别的部队临时借调给我们,与我们的讨伐队同心协力英勇战斗过、壮烈牺牲的战友,如果下落不明地了解此事、无论是对他们在日本国内的亲属,还是对我们春二大队的声誉来说都是绝对无法忍受的。如今,我们的执著终于有了报偿。

  待我们一收容好尸体、就急忙从那里逃离,从后方传来了几声枪响。在山影憧憧的山路上,看着夜空里淡淡闪耀的星辰,我感受着华北荒野那初冬逼人的寒气,和载着遗体的汽车在山路上一起摇摇摆摆的眼眶中,闪烁着感情复杂的泪光。

  翻译的话:

  这本书的作者,看来是个至今不肯悔改的日本老兵(他本人是个春一的通讯兵),所以他出版的书里回忆虽然算不上精确,但也算第一手的资料了。个人以为:看过此书,再有人说八路没有抗过日,就实在没办法了。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