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歼掉了国民党桂系王牌军,这场战役的胜利的出乎毛泽东林彪的意料之外的,整个战役的经历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却歼掉了在中国驰骋20年的王牌军,让国民党又失去了一支有实力的军队。
第一三五师第四○五团立即投入堵截。打到黄昏,鹿门前村东西两高地均被第四○五团控制,像关住两扇大门。就在第四○五团浴血奋战时,四野第四十一军主力飞兵猛追,天黑前抵达黄土铺以西,切断敌人西逃的去路,强有力地策应了第一三五师的战斗;第四十军从洪桥迂回过来,其先头第一一九师吃大苦耐大劳,以惊人的毅力在泥泞中昼夜奔袭80多公里,翻过绵延15公里的五峰山,赶到铁塘桥、杨家岭一带,将企图由此东逃的敌人退路封死;第四十九军与第四十五军主力从正北、东北方向多路尾敌紧逼,将逃敌压向铜锣坪、石株桥一线。至此,敌第七军已被团团围住。
10日,衡宝战局已成定势,同时林彪获悉白崇禧正在组织部队回头增援第七军。他顿时兴奋,那围点打援的瘾头又上来了,当即致电军委:由衡阳、宝庆线南退之敌军4个师已被我军包围于祁阳以北地区,其余敌军亦正回头北援,我军有在湘桂边区歼灭白崇禧主力之可能。建议陈赓兵团由韶关、英德之线直插桂林、柳州,断敌后路,协同主力聚歼白部。
当夜毛泽东回电:完全同意。
第二天上午10时,林彪又向军委提出建议:“为使广东之敌不退回广西,则我应暂不继续进攻广东,而以广东的大城市与重要地区作为吸引广东敌人的工具。同时,能使我集中更优势的兵力与广西之敌作战,首先达到歼灭广西之敌,然后在军政配合下,以四野部队解决广东之敌。因此,我们建议陈赓邓华两兵团皆不要继续南进,而以邓华之两个军监视广东敌人,并集中兵力经常歼敌之分散部队。陈赓部则西进,参加广西作战。只要广西敌被歼,很多敌人皆可争取和平解决。故歼灭广西之敌,已成为全战局的中心环节。”
当夜零点,毛泽东复电同意邓华兵团暂不进攻广州。
可是直到11日深夜,白崇禧仍无丝毫回援动作。
毛泽东急了,12日凌晨3时给林彪起草电文,落笔就是:“林彪同志”。
此前,他给四野的电报都是“林邓谭萧赵”,或“林邓萧”, 或“林邓”。这么严肃地称“林彪同志”,还是第一次:
“因为据你们10日7时电,白崇禧全力增援祁阳以北之敌,该敌已完全陷入被动地位,有在湘桂边界聚歼白匪主力之可能,故我们同意你们以陈赓兵团由现地直出桂林抄敌后路之意见。但据你们11日10时电,敌拟增援之兵力,现已停止于东安、冷水滩、零陵之线,并未北进。似此,无论祁阳以北地区之敌被歼与否,白崇禧均有可能令其主力退至广西中部、西部及西北部,背靠云贵,面向广西东北部及东部,采取游击战术,不打硬仗,与我相持,我军虽欲速决而不可得。此时,因陈赓已入广西,广东问题没有解决,广西问题亦不能速决。如我军向广西,广东中部、西部及西北部迫进,则白匪退入云贵。如四野跟入云贵,则不能分兵解决广东问题。如四野不入云贵,则解决白匪的责任全部落在二野身上。因此请你考虑这样一点,即在桂林、柳州以北,祁阳、宝庆以南地区采取围歼白匪的计划是否确有把握,如确有把握,则你们的计划是很好的;否则我军将陷入被动。为了使问题考虑成熟起见,目前数日内陈赓兵团以就地停止待命为宜。”
3小时后,毛泽东决定:“陈赓邓华两兵团仍继续向广州前进。”
11日上午,四野8个师向被压缩在文明铺东北不到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第七军发起了总攻击。10多万人马分成几十路突击,将国民党1926年创建、纵横战场24年的第七军撕成无数碎片,一块块歼灭。
5天之后,四野第四十七军在湘西大庸县全歼敌第一二二军,为衡宝战役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从9月13日四野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军西出芷江起,至10月16日第四十七军解放大庸,衡宝战役历时1个月零3天,先后歼灭白崇禧之华中部队3个军部、6个师、2个师部、7个团,共47490余人;俘虏敌中将军长以下将官14人, 缴获各种火炮402门,各种枪支13071枝,各种枪、炮弹百万余发,汽车176辆,战马1116匹。四野部队仅伤3399人,亡1011人,只有两名团级、7名营级指挥员阵亡,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重大的胜利,解放了湘南、湘西大部分土地。
这是第四野战军南下以来的最大一次战役。但是,能在衡宝地区围歼桂系精锐第七军,实在是毛泽东、林彪事先都没有料到的。
白崇禧更是没想到,他的第七军会因解放军第一三五师而葬身衡宝,血本无归。
歼灭第七军,就等于打断了白崇禧集团的脊梁骨。后来逃往广西的白崇禧集团余部,无一堪战之师,在是年11月6日至12月14日的广西战役中,全部落入毛泽东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预设中,17万多人悉数被歼,至此,横行中国大地20余年的桂系军阀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