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歼掉了国民党桂系王牌军,这场战役的胜利的出乎毛泽东林彪的意料之外的,整个战役的经历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却歼掉了在中国驰骋20年的王牌军,让国民党又失去了一支有实力的军队。
进入10月,白崇禧领略到了对手的厉害。
10月2日,在程子华兵团占领芷江,陈赓、邓华兵团攻击韶关、翁源的同时,萧劲光兵团分了路向衡阳、宝庆正面发起突击。
面对如此巨大的军事压力,白崇禧再次玩弄以进为退的伎俩,在全长不过百十公里的衡宝公路上,集中了13个师的兵力,摆出一副与解放军决战的架势。
林彪又被迷惑了。3日凌晨,他做出判断:“白崇禧正调集全部主力,企图在衡宝线与萧劲光兵团决战。敌之兵力相当强大。”他下令萧劲光兵团:“停止前进”,“在我兵力未集结前,如敌大举进攻时,各部队可采取诱敌深入方法,以一部抗击敌人,主力后移,已插至衡宝公路以南地区的部队,则可向宝庆东南方向移动”。
5日10时30分,林彪为确保稳操衡宝决战胜券,进一步调整部署:令程子华兵团掉转攻击方向,挥师东进,直向宝庆;令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军转向宝庆、祁阳间前进准备参加衡宝决战;令第四十六军加速向耒阳逼近;第十八军加速向常宁、祁阳挺进。
12时,林彪将作战部署电告中央军委,并提出:“桂军行动狡猾、迅速,长于山地作战,我部队已有多次吃过其小亏……今后向广西进军仍以5个军采取较靠拢的并进,如敌与我决战,则我亦能作战,如敌退,则我仍能向前推进;如我兵力太分散,则遇作战机会反而不能战,而遇敌退时,由于各路兵力不足亦无法堵住敌人。”
然而,等到晚上毛泽东还没有回电,林彪有点坐不住了。他知道毛泽东在处理军机大事上,向来时间观念极强,从不马虎拖延,且才思敏捷,倚马可就,有时接到报告两三个小时内就给回音。如今大战在即,却拖了八九个小时不予回电,这在毛泽东是绝无仅有的。
林彪意识到几次兴师动众地企图在宜沙、在湘赣、在湘中决战,结果都是只闻雷声不见雨,毛泽东对他的“狼来了”,已经不以为然;甚至可能恼火他推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部署。而这次又在湘南捕捉战机,这会使前不久才断言“白崇禧必然不战而向广西撤退”的毛泽东,多少有些难堪。
无奈之下,林彪只好再电军委。
毛泽东依然沉默。
直到7日凌晨2时,军委才回电:“(一)同意5日12时电5个军靠拢作战的部署。(二)白崇禧指挥机动,其军队很有战斗力,我各级干部切不可轻敌,作战方法以各个歼灭为适宜。”
林彪明白这次再让白崇禧溜了,他可是没法向毛泽东交代。
幸运的是,这次第一三五师师长丁盛帮了他忙。
自2日傍晚就开始向衡宝公路以南的洪桥地区穿插的第四十五军第一三五师,为了不暴露行踪,师、团所属电台一律关机。
5日这天,第一三五师一口气秘密穿插80多公里,进抵沙坪、灵官殿、孙家湾一线。傍晚打开电台与军部联络时,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才知道他们的部队已远离主力,置身于敌人腹地了。
林彪毕竟是饱经战阵之将,一眼就看出第一三五师孤军突进所蕴含的重大意义。把握住这个偶然性,将这枚棋子下好,湘南战局可能满盘皆活,给白崇禧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他当即决定第一三五师暂归野司直接指挥,该师、团电台要随呼随应;第十二兵团和第四十五军电台只可收听,不得参与指挥。
这是林彪在东北战场发明的超越式指挥。
当晚18时30分,第一三五师收到野司直接发来的第一份电报:“一、你师明日上午应在原地休息和待命,准备下午向湘桂路前进,于7日12时左右突然进至洪桥、大营市之线翻毁铁路……三、目前敌后甚空虚,你们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独立行动袭击小敌,截击退敌。”
然而电台一开,第一三五师就暴露了。
白崇禧接到灵官殿一带发现共军的报告,简直不敢相信,说:“我们在衡宝公路以北放了十好几个师,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就到灵官殿。”
说话这功夫,敌第一七一师已经和第一三五师交上火了。
一七一师是国民党桂系王牌第七军的绝对主力,而第一三五师的老底子是红军的“十八勇士团”,抗战时期出过“狼牙山五壮士”。后来从延安挺进东北,逐步发展为一个师。这个师打过锦州,参加过围歼廖耀湘兵团;平津战役中3 分钟便突破了被敌人称为“标准工事”的民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