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里走的流程也似曾相识:欧盟采取的投诉将首先开启一个为期60天的磋商,双方可以在这个期限之内相互磋商,解决分歧。如果在咨询期内无法达成协议,欧盟可以寻求一项外部裁决。这一磋商将平行于美国上周发起的类似磋商。
针对欧盟对我有关原材料出口管理措施的指责,中国也开始采取行动。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19日发表谈话,
表示中方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对欧盟提起磋商请求表示遗憾,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予以妥善处理。
商务部援引上述负责人称,中方已经收到欧方提出的磋商请求。中方一贯尊重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对相关原材料的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及相关管理措施是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需要,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措施的组成部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而上周,中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同样表示,对美国在世贸组织起诉中国原材料出口关税措施表示遗憾,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予以妥善处理。

中国冷轧钢板成为了这一清单上最新的牺牲品
指控毫无道理
实际上,这一争端不过是中国和西方贸易战争的冰山一角。最近几个月,欧盟开始调查多起对中国厂商不公平贸易的指控,并对从中国进口的不同类型的钢材加征关税;而美国对中国钢铁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清单也在不断拉长,冷轧钢板成为了这一清单上最新的牺牲品。
美国和欧盟一直指责中国的钢铁出口破坏了市场秩序,而一系列的出口关税诉讼表明他们又为贸易战开辟了新的战场。

铜在此次欧美的诉讼清单之中,中国对精炼铜征收的出口税是15%
美国的诉讼目的并不单纯,因为它很清楚这些原材料全部取消关税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铜在此次欧美的诉讼清单之中,中国对精炼铜征收的出口税是15%,但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就已经约定了精炼铜不在豁免出口关税范围之内。
同时,中国是铜消费大国,也是把铜原料生产成精炼铜的全球最大加工国,如果取消精炼铜的出口税,出口量也不可能上升。
精炼锡也在欧美的投诉清单上目前出口需要缴纳10%的关税,但是中国仍为锡净进口国,每年出口规模极小,而且锡可以半成品方式出口,这部分根本无需缴纳出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