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现在“强制交社保”,是对已有法律规定的落实和强化

2025年08月11日 07:33:36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近年来,关于“强制交社保”的讨论持续升温,尤其是在2025年8月前后,相关政策和舆论的热度不断上升。那么,为何现在要强制交社保?这一政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社保制度的“强制性”并非新事物。早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中,就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强制交社保并非“新规”,而是对已有法律规定的落实和强化。

  然而,为何现在要特别强调“强制交社保”?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社保基金的收支压力日益加大。根据中泰证券的统计,2017年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约12000亿元,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24000亿元,翻了一倍多。社保基金的“现收现付制”意味着,年轻人交纳的社保用于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因此,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此外,社保基金的缺口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35岁以下人群中有超过23%的就业人员主动选择不缴纳或中断社保,较2024年同期上升了8.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部分劳动者对社保制度的不信任和对经济压力的担忧。

  从宏观角度看,强制交社保也有助于缓解通缩压力。当前,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长期处于低位,通缩风险上升。通过强制交社保,可以增加企业成本,从而推动企业涨价,刺激经济活动。尽管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短期的就业压力,但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经济活力。

  然而,强制交社保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部分企业可能通过裁员或降低工资来应对社保成本的增加。此外,部分劳动者可能因社保成本增加而选择减少消费,影响消费信心。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社保制度的完善也需考虑不同群体的差异。例如,城乡养老金差距较大,农村地区养老金水平较低,如何通过制度调整缩小差距,是未来社保改革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强制交社保并非“新规”,而是对已有法律规定的落实和强化。其背后的原因包括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通缩压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尽管强制交社保可能带来短期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推动社保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