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中国直销银行联盟在井冈山发布《2018年新型价值银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新型价值银行评价体系是由上海银行提出,在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上海银行及多家理事单位的指导下,多位业内专家及学术团队共同撰写,最终由论坛秘书处整理成稿的。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姚余栋介绍,《报告》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对于新型价值银行概念的实践,旨在引导商业银行从“规模化”发展转向“价值化”发展。
《报告》指出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和考量银行的价值,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成本、资产质量、资本节约、规模、流动性和科技立行六个大项,共计12项细化指标。针对12项细化指标,选取合适的评分基准作为60分,根据各家银行与该指标的比值进行评分。由于银行年报中尚未披露二三类账户的数量,因此科技立行的代理指标“二三类账户的比重”暂不进行考察。其余11项指标全部计算完成后,根据各自的权重,加权计算出各银行的最终评分并进行排名。
为保证评分具有代表性、广泛性且能够便于扩展被评分银行,《报告》尽可能选取银监会公布的可比数据作为评分基准,但存款成本、计息负债成本没有官方公布值;一级资本净额、总资产为商业银行总体数据,不适合比较;流动性覆盖率从2017年开始公布。这些数据《报告》采用上市银行均值的方式确定评分基准。
《报告》还把新型价值银行评价体系应用于41家上市银行的评价分析,首先对几个分项指标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和纵向比较分析,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和排名,最后观察各银行总体排名的变化。
《报告》发现城商行的多项数据的排名分布以及排名变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这可能与区域经济调整的不同步性有关。就《报告》关注的新型价值银行来看,总体排名显示出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的中小银行在规模以外的各项指标综合来看表现较为突出,这可能与其体量相对较小,调整相对较为迅速有关。《报告》尝试完整地呈现筛选出的关键数据,进行适当的分析,力图给读者带来全景的银行业经营状况。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