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抢人大战:“户口空挂”隐忧何解?
(冷昊阳)近期,随着天津等地加入“抢人大战”,各地的招才引智举措再次受到社会关注。在城市降低落户门槛之后,人未到、户先落的“户口空挂”现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资料图:天津。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落户申请爆棚 天津:杜绝“户口空挂”
从去年开始,为了招才引智,全国20余个城市纷纷给出了相关的引才“红包”。而其中的落户政策,则是民众最为关心的版块之一。
“抢人大战”最新的入局者天津于5月16日发布了“海河英才”计划。其中,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就可以在天津落户。
政策一出,天津落户申请火爆。据当地媒体报道,5月17日,天津市人社局透露,自天津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以来,不到1天便有30万人办理落户申请。而根据媒体最新报道的数据,截至21日,已有5800余人直接落户天津,领取调档函的人数则超过2.7万。
“从这几天的办理情况看,申请人数非常多,在政策发布的第一天,就有30万人上网,今天的网络访问量已经突破80万。这样的关注度,的确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在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落户火爆场景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对此,天津市人社局20日回应:此轮人才落户新政,目的在于支持有意来津真正参与天津各项事业发展、愿意在津脚踏实地创新创业的人员,而不是借落户之机,单纯挂靠户籍,或为子女获得参加高考资格、买房炒房的各类其他人员。
同时,天津市人社局强调,要合理界定引进的是否是天津真正所需的人员,确保杜绝“户口空挂”、“暗度陈仓”等现象的发生,必须严格实行落档才能落户的规定。
资料图:天津举行的一场招聘会 。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何谓“户口空挂”?
天津的“海河英才”计划发布之后,短时间内便吸引了不少民众的关注,张锐就是其中的一员。
张锐来自河南济源,2015年从四川某“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后,便来到北京工作,而他的户口,则从成都回到了河南老家。
天津的户籍新政一出,张锐就看到了机会。
“天津市的政策此前一直较紧,并没有很好的落户机会,这次机会一定要抓住。”在张锐看来,无论是享受公共服务,还是未来的子女教育问题,一纸天津户口都比济源户口更有竞争力。
“更何况,从北京到天津,高铁只需半个小时。”张锐称。
张锐还告诉了天津市宁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
一位工作人员解释称,来天津落户,原则上不能有异地的社保。“如果申请人持有异地社保,我们也可以办理,但是经后台查询后可能会被清户,由此造成的后果由个人承担。”
此外,针对此前已经取得准迁证的该类人是否会被清户,该工作人员回应说,那时尚未有异地社保的相关要求,但是否会被清户要看后台工作人员的审核。
资料图:2018年4月12日,北京某高校内的毕业生双选会上,一家企业贴出了解决户口的告示。 冷昊阳 摄“户口空挂”影响几何?
在现实中,“户口空挂”现象并非个例。这种现象可能会有何影响?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翼介绍,无论是人在户不在,还是户在人不在,“户口空挂”的现象都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设计、配置、使用等方面出现问题。
“到底有多少人要在这个城市上学?有多少人需要就业?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都需要详细的人口分布数据,从而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规划。”张翼解释称。
同时,张翼还告诉了一位自称可以代办天津市落户的中介,当记者告知自己符合年龄、学历要求后,该中介工作人员给出了记者落户天津的报价:3万元。
这位中介告诉记者:“如果委托我们办理,无需落档,只需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和学位证,我们可以通过‘内部通道’来办理,一周左右即可拿到户口的准迁手续。”
资料图:居民户口薄。专家: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在激烈的城市“抢人大战”中,“户口来了,人没来”的现象值得深思。
张翼分析,一项政策的出台,需要政策制定者对城市的定位、民众对政策的需求进行详细推演,以免发生类似的摩擦。
此外,还有声音指出,“户口空挂”现象的背后,映射的是民众对现有户籍制度的焦虑。在张翼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焦虑,最终还是需要加快推进户籍改革。
张翼分析,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城市中的非户籍人口比较多,而很多城市又以户籍为指标来配置社会资源,这也导致人们看重附着于户口之上的城市资源和服务。
张翼告诉中新网记者,户籍改革的大方向就在于逐步剥离附着于户口之上的城市公共服务分配功能,让户口回归其本身的人口登记功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习近平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 来源:证券时网 据 1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详细】
财政部负责人:个税改革前所未有地增加专项扣除 (记者谷业凯)个人所得税怎么改?房地产税如何征?如何把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副部长史耀斌、胡静林就财税工作和财政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本报记者“...【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