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并非重回投资消费+先进制造或为抓手
来源:证券时网
记者 王君晖
时隔三年,“扩大内需”这一久违的提法在日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出现。与以往单独列明“扩大内需”不同,此次与之相伴的,还有“加快调整结构”这一表述。细微变化背后,体现了决策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也释放出了接下来经济工作的方向信号。
为何在此时间节点上重提“扩大内需”?在防风险、去杠杆的背景下,如何兼顾结构优化与内需扩大?贸易摩擦背景下,如何平衡内需与外需的关系?这些问题接下来将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重提“扩大内需”的原因从会议表述中可窥得一二。“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考虑到一个月来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冲突,短期内对某些领域的打击可能对中国净出口产生影响,外需波动的可能性加剧,扩大内需便成为理所当然的未雨绸缪之举。从国内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净出口对经济累计增速的贡献是-9.1%,比去年同期下降13.3个百分点,拖累一季度经济增速0.6个百分点,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应作为主要抓手。
至于如何扩大内需,会议也给出了明确的表示,即与加快调整结构相结合。将这一表述放置于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大背景下,结合“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表述,便能够得出清晰的认知,当前的扩大内需会围绕结构调整展开。“要主动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表,对得上的加紧推,对不上的及时改”等表述则表明,扩大内需不会重复以往的“大水漫灌”,而是会选择“精准滴灌”。
宏观政策信号往往会引发市场的种种预期。内需扩大需要流动性支持,有观点认为将重回房地产与基建投资,而从会议整体内容来看,这明显不符合政策导向。一方面,从以往会议精神看,“扩大内需”通常是指增大“消费需求”,而增加消费需求、降低对投资依赖,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企业减负、定向降准、核心技术攻关等关注的主要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因此,扩大内需并非“重回投资”,其重点应在于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
从现实的角度看,扩大内需也存在一些挑战。虽然一季度经济发展仍保持着稳中向好的态势,但由于出口增速放缓等原因,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新动能培育需要长期发力。仅从消费端来看,虽然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但随着中国步入中高收入水平国家,收入增速放缓大势所趋,消费增速趋缓也是大概率事件。在这些现实情况下,如何扩大内需,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 来源:证券时网 据 1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详细】
财政部负责人:个税改革前所未有地增加专项扣除 (记者谷业凯)个人所得税怎么改?房地产税如何征?如何把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副部长史耀斌、胡静林就财税工作和财政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本报记者“...【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