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炒股发家,是每个股民的梦想。股民对那些所谓的“专家”“大师”“股神”总是有种天然的崇拜。老唐是笔者所在股票投资群里的“股神”,有一群粉丝。
老唐被追捧不是没有缘由的,他分享过几次自己利润丰厚的交割单,更有成功逃顶的事例。老李是笔者的朋友,几乎买过A股90%的股票,就是没盈利,加入这个群之后,老李立马成为了老唐的粉丝,每次老唐在群里一出现,老李必然追随。
有一天老李很兴奋地说,老唐私聊的时候点拨了两只股票,都很赚钱,决定拿出10万,加入老唐粉丝团。何为粉丝团?就是几个群里经常追随老唐的人组建的小群,老唐会在群里发布买卖信息。这个粉丝团对入群粉丝有要求:百万资金,交付咨询费,投资收益有10%的抽成,赔了自负。再后来,老李说老唐的群越来越大,要进入核心小群还要再继续交钱。老李交的钱越来越多,但投资收益也没有比自己做的时候有所增加。
老李的事例只是“微信荐股”这种社交荐股形式里面的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笔者接触的社交荐股的微信投资群大致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一些亲戚朋友或同学组成的,都是所谓的炒股爱好者,里面有一些民间“高手”。第二类是由某些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出头组织的,所谓的高净值人群,这里面有一些专业选手。这些社交投资群里面不乏大批的荐股“专家”,不否认,的确有一些人不收费自愿分享技术。也有的是既有技术也想抽取佣金,还有纯属骗子想谋取暴利的,这种骗子深谙统计学之道,一切靠碰运气,推荐股票获利就收取佣金或者咨询费,投资失利就无影无踪。
这种荐股行为已经时间不短了,多是股市有所上涨的时候,荐股“专家”们都活跃起来。从上世纪90年代的电话推荐到本世纪初的短信推荐股票,再此后便是QQ群,而今则借助微信、微博甚至公众号荐股。事实上,这些荐股方式万变不离其宗,利用急切赚钱的心理,来诱惑你,激发你的赚钱欲望,激发你的贪婪,只是手段和载体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而不断演进。
荐股背后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比如,以靠概率来推荐股票的,骗取投资者缴纳的信息费或会员费,投资者获利后还被要求分成。利用投资者汇集起来的资金为其操控的股票接盘,推荐者自己成功出货。或者利用手里的资金和投资者的资金,去操纵某一只股票的短期走势,获取非法收益。
相比于传统的电话推销方式,社交软件“荐股”因互联网技术的隐蔽性,其中暗藏的风险更多。老话说得好,财不入急门。其实,任何时候,切勿贪心,天上从不会掉馅饼。荐股、买股就是蓄意炒作与盲目跟风的行为,说到底就是投机行为。
目前A股市场正在回归价值投资,监管机构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忽悠式重组等打击力度持续增强。2017年A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讲故事变为讲价值、讲估值,而且价值投资回归也给投资者上了生动一课,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为代表的价值股,掀起一波持续的价值投资浪潮。
这些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健的蓝筹股,股价屡创新高,尤其是贵州茅台,从2017年初的每股327.36元起步,连续突破多个整数关口,就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盘中最高触摸到每股726.5元,创下新高,市值一度达到惊人的9124.84亿元。而以往备受股民追捧的小盘股,则纷纷下跌。
尽管不少股民仍对价值投资存在怀疑,但需要看到,价值投资并非一时兴起,正逐渐在A股市场生根发芽,逐渐成为主导力量。为此,投资者要改变投资理念,放弃投机思想,与A股市场共同走向成熟,才能获得更好收益。
人民日报:直播问答如何在“风口”闯关 创新不仅是“一招鲜,吃遍天”,更应该是一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过程 从“芝士超人”到“百万英雄”再到“冲顶大会”,这些天,网上一下子冒出很多直播问答节目。形式几无差别,答题闯关,分享十万甚至百万大奖;题目五花八门,从天文...【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