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复兴号”研发团队:构建中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
(金乔)再过一个月,就将迎来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双向首发一周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大大增加了中国在高铁技术领域里的话语权。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团队,深度了解“复兴号”研发的幕后故事。
“复兴号”命名仪式现场 杨? 摄 “复兴号”CR400BF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该项目构建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先进科学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20km/h交会试验成功的时候,我们所有设计师都在车上。”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项目电气主管张国芹对于当天的情景记忆深刻,感觉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再一转眼,大家都躺下睡着了。
“大家太困了。”张国芹说。
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团队共136人,其中主要成员48人。
邓海与“复兴号”合影 杨? 摄 这支团队历时3年半完成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系统地完成了部件试验、整车型式试验、科学研究试验和运用考核试验,首次成功进行了420km/h重联和交会试验。
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就像台‘机器’,不管身处怎样的恶劣环境、不管多累多脏,该上就要上。”项目内装系统负责人董雪妍笑着说,别看我是女生,我也是经常爬到车上拆装零件。
“有一次忙到后半夜,已经累到不行的时候发现白天出差的邓哥从车底钻了出来,那一刻,就好像看到了主心骨,动力又来了。”
董雪妍口中的邓哥,名叫邓海。1997年参加工作的邓海参与了公司所有新型动车组的研制工作。这一次,邓海担任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设计经理,从图纸设计到方案认证,从生产服务到试验考核,每一个环节都要全程参与,统筹规划。
比其他高铁列车更优化的是,“复兴号”的总能耗降低约10%,而且乘车体验更加舒适。
“为了达到更舒适的乘坐体验,车体断面、高度、宽度都比此前研制的动车组大,但是重量却基本持平。”项目车型主管王成强说,这需要大量的计算和试验。
在接受记者采访后,王成强马上要赶到车站搭乘前往北京的列车,研发时速250公里标准动车组的工作正在进行,任务还很重。
高铁车间里的“复兴号” 杨? 摄 “目前我们有很多工作在同时推进。”邓海说,比如说我们还在研发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
“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将更加智能、环保、人性化,服务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邓海透露。(完)
中国将对虚拟货币境外交易平台网站采取监管措施 去年9月以来,ICO、虚拟货币在中国经历了一轮的最强监管,目前国内ICO及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清理整治已基本完成,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去年底以来,一些境内人士转向境外网站平台参与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相关行为又有了死灰复燃迹象。在此...【详细】
工信部: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1月30日从中国网获悉,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8年工信部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地实施好五大工程。二是创建“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级...【详细】
达沃斯除了有马云的家宴,还有中国车企的身影 每年一月,瑞典达沃斯小镇总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即便是大雪封路、寒冷异常,全世界各国政要以及经济专家都聚集在这里参加冬季达沃斯经济论坛,对世界经济热点“指点江山”。 在历年的达沃斯论坛中,也不乏有中国企业家代表参会。其中包...【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8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