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 页 加为收藏

付成励弑师是在转嫁失恋的痛苦

来源:新浪 时间:2009-04-15 14:56:13

  不过,在诸多报道中,看不到程春明其他的风流事,而在舒国滢教授的描述中,程春明对韩国前妻做了尽可能的补偿,他并不像诸多网友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专门喜欢引诱女学生的“叫兽”。

  这一悲剧的核心是付成励杀死了程春明,那么,要理解付成励的动机,关键就是,付成励是如何对程春明动了杀机。在这一点上,当事人在司法机关前的言论未必成立,因这一般都是意识层面的事情,而这一杀机最初浮现的时候,是最容易找到更深层的原因的。

  付成励对记者说,2008年初和7月份,他与陈某有过两次大吵,原因都是陈某提出了分手,并于7月份正式分手。

  两次提出分手,陈某都没说明确的理由,而付成励先是认为,这是因为程春明,并在陈某第二次提出分手时,明确宣称:“你是想把我逼死啊,但是我告诉你,我就是死,我也要先把程春明杀了。”

  从这一威胁中,实在难以看出,付成励要杀程春明,是为了陈某,倒更像是他在嫉妒陈某的心仍在程春明那边。

  陈某阻止了冲动的付成励,告诉他说,她当年离开程春明的原因是自己不再爱程春明了。但陈某的这一说法并未化解付成励对程春明的憎恨,这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付成励对记者说,他认为,陈某之所以和自己分手,是因为程春明在自己和女朋友之间留下了太多的阴影。

  依照付成励的这些说法,他认为,程春明应该为他的失恋负责。然而,由李乐提到的那些故事可以看到,付成励和陈某的恋爱甚至都不像恋爱,陈某自始至终都没有很深的投入。李乐还说,令付成励最困扰的是,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对待他女朋友,对方才肯接受他。

  这就是说,起码在面对李乐的时候,付成励知道,是他不知道怎么让陈某接受他,而不是程春明让陈某不能接受他。

  亲密关系的结束,常常是对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最大否定,这会让很多难以承受,付成励也曾对记者说:“如果要分手,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这种否定发生后,很多人不能承受,而容易将由此带来的无能感转嫁给别人。本来,失恋是在对自己说“你不行”,而转嫁给别人,则是在说“他不行”,这样心里就好受多了。

  一位评论家说,程春明是在替别人受过。他的意思是说,现在“叫兽”屡见不鲜,导致了公众的愤怒情绪,而当程春明与女学生谈恋爱的事情曝光后,这些愤怒情绪一下子转移到了程春明身上。

  在我看来,他岂止是在替这些“叫兽”受过,他更主要的,是在替付成励受过。失恋彻底摧毁了付成励的价值感,而付成励则以摧毁情敌的方式,转嫁了他的心理上的痛苦。付成励自首但并不后悔,这不难理解,因为带着替天行道的感觉去死,和带着“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的感觉而生相比,要舒服多了,尽管这是幻觉。

 分析到这里,可以看到,真正重要的问题不是师生恋,不是三角恋,而是付成励的承受失恋的能力为何如此脆弱。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解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像付成励这样的好人不容易吸引女性。

  亲密关系是什么?重要的是“亲密”二字,即两个人能建立心心相印的心连心的感觉,而要做到这一点,真诚远胜于“好”与奉献。

  真诚就是,坦诚地面对自己,接纳自己的所有体验,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并将其拿出来与关系的另一方交流和沟通。假若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他也就能比较敏锐和宽容地觉察到别人的体验,从而可以做到理解和接纳别人。

  这显然是付成励严重欠缺的,尽管他看上去很喜欢交际,但他的关系敏锐度是相当差的。李乐说,大家都知道是领导不喜欢付成励而免除了他的社联公关部部长的职位,但付成励好像一点都不知道而仍然和领导套近乎。她还说,付成励关心别人时常常热情过度,让对方有受不了的感觉。

  相比起关系敏锐度来,奉献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了。因为一般的奉献者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已对你这么好了,难道你还不接纳我吗?!

  在关系刚建立的时候,奉献者很容易打动别人,譬如付成励的不寻常的奉献就为他赢得了口碑。然而,随着关系的进展,奉献者的魅力会越来越低,最后会成为阻碍关系进展的重要障碍。因为,奉献者会让对方有亏欠感,当奉献者只奉献不索取,或者不给对方付出的机会时,对方的亏欠感就会日积月累成不能承受的重量。最终,对方会生出逃离的努力。

  我想,这应该是陈某离开付成励的关键原因。如果付成励愿意自省的话,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会明白,原来他引以为傲的奉献的逻辑,只适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上,而在亲密关系上,便会令他碰壁。所以,他最应该做的,是修改自己的奉献者的逻辑。

  但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机制都是,越到危险的时候,对自己那一套逻辑就会越执著。

  美国一位亿万富翁的妻子约斯莱尼发现丈夫亚历克有一个情人,为了挽回丈夫的心,她决定把自己的脸整容成猫脸的样子,因为亚历克喜欢猫。当丈夫第一次看到她的“猫脸”时,吓得报警,此后则更加疏远约斯莱尼。对此,约斯莱尼认为,丈夫之所以没回心转意,是因为她的脸还不像猫脸,于是接下来做了一系列的整容手术,总共花了320万美元,而丈夫最终与她离婚。

  这个故事典型地说明,人们在所谓的爱情中常常是何等地孤独,一个人以为用某种方式拼尽他的全力就是爱,但对方却接受不了这一方式,并将这一点告诉这个人,但这个人却以为,对方之所以不能接受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于是对那一方是更加执著。

  这也是付成励的故事,陈某告诉过他,说他的热情令她内疚,而李乐也劝他降温,但他却坚持说,他应该对陈某更好。结果,他对陈某“越好”,陈某想离开他的决心就越大。

  最终,当陈某彻底离开他时,这意味着,付成励的奉献者的逻辑彻底被否定了,但他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相反,他为自己开脱,当陈某提出分手时,他立即认为他不必为分手负责,而程春明那个男人应该为他们的分手负责。这意思是说,我的奉献者的逻辑没有问题,是那个风流的男人导致了这个问题。

  简而言之,他是在说,你否定我这个男人,我就否定那个男人。付成励用这种方式,逃避了内心的痛苦,但却导致了至少三个家庭的痛苦。网友们对他的赞许仿佛是一个祭坛,但在这三个家庭的痛苦面前,那无数的同情和支持不过是虚无的幻觉罢了。

作者:  责任编辑:拓荒者

最新评论共有 2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guest 来自(IP:116.20.164.*) 发表于:09-04-15 18:35:36
弑得好啊,再来100000个
好好爱自已 来自(IP:222.74.134.*) 发表于:09-04-15 18:08:51
一个男子汉,为了女人,值吗?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