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公布魔法海洋号被击沉全程,1.7万吨战略物资沉入海底

2025年07月09日 15:56:13  来源:综合
 

  2025年7月9日,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海域对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魔法海洋”号货轮实施联合打击,导致该船完全沉没。据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透露,此次袭击是针对以色列向其输送战争物资的禁令,货轮上装载的1.7万吨硝酸铵——以色列急需的硝酸铵化肥,被炸沉红海。

  胡塞武装通过海军、导弹及无人机部队协同作战,使用两艘遥控爆炸艇、5枚弹道导弹和3架无人机对“魔法海洋”号发起攻击。视频显示,货轮在发出求救信号后,遭无人快艇和无人机突袭,激起冲天水花,最终因进水沉没。胡塞武装允许19名船员安全撤离,阿联酋当局随后参与救援。

  硝酸铵的战略意义与冲突升级

  硝酸铵是硝酸生产的关键原料,以色列依赖该物资维持农业和工业需求。此次袭击直接切断了以色列获取硝酸铵的供应链,加剧了其对红海贸易的依赖。胡塞武装称,此举是对以色列“违反禁令”的报复,而以色列则迅速对也门西部港口发动空袭,局势进一步恶化。

  红海危机的延续与国际反应

  自2023年11月起,胡塞武装已多次袭击红海商船,导致多艘货轮沉没或扣押,引发全球航运危机。马士基等航运公司暂停红海航线,运费暴涨,国际社会呼吁停火。美国虽未直接介入,但其红海护航行动持续,试图缓解冲突。

  技术与战术的低成本博弈

  胡塞武装采用自杀式快艇、无人机和导弹的低成本战术,以低成本对抗美军的高投入防御。例如,2024年3月,美军“卡尼”号驱逐舰被胡塞武装无人机和导弹击沉,凸显其战术灵活性。此次袭击中,胡塞武装同样利用多波次攻击压制目标,展现其战术成熟度。

  环境与人道主义危机

  “魔法海洋”号沉没后,硝酸铵泄漏可能引发海洋污染,威胁红海生态系统。此外,货轮沉没导致红海航运通道受阻,进一步推高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

  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性

  胡塞武装已宣布将对以色列多个目标发动军事行动,包括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和埃拉特港。以色列则可能采取报复性打击,而美国是否介入将决定冲突走向。红海危机已从局部冲突演变为全球供应链的“潘多拉魔盒”,各国需警惕其外溢风险。

  红海硝烟未散

  “魔法海洋”号的沉没标志着红海冲突进入新阶段。胡塞武装通过精准打击切断以色列战略物资线,而以色列的反击则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军事对抗。红海的硝烟不仅威胁贸易安全,更将中东地缘政治推向风口浪尖。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